在7月11日極客公園和百度聯合發起的奇點·創新者峰會上,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透露,蘋果是一家做事很踏實的企業,現在的種種跡象也表明蘋果在向汽車領域靠近。現在大家都在談互聯網+汽車,其實很多企業也就是把這些概念拿過來忽悠人,如果有一天蘋果宣布造車,那么他認為谷歌、特斯拉、沃爾沃和蘋果這四家公司最有可能成為互聯網汽車的領導者。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作為汽車極客顯身創新者峰會
之所以是這四家公司,李書福認為,互聯網+汽車其實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唯有具體到具體的產品中這一概念才能成為現實,從目前的技術來看,互聯網汽車的短期目標就是智能化和電動化。對于互聯網汽車,李書福也否認了“簡單地把手機功能集成到汽車上”、“搞搞電子商務”的做法,認為智能安全和完全電動化是互聯網汽車的前提,而最終的目標是完全自動駕駛和高度人工智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基本構成元素:
元素1,智能自由移動:互聯網汽車應該實現汽車的基本訴求,即滿足人們便捷地從A點移動到B點的安全交通。與互聯網公司造車理念不同的是,沃爾沃堅持人對于車輛的控制權,司機隨時可以在出行的過程取代人工智能進行自主駕駛。
元素2,智能主動安全:汽車從1.0被機械時代和2.0電子時代,進入智能3.0時代,智能安全汽車將大大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交通事故。互聯網公司沒有車企的技術積淀和海量的真實交通事故數據的積累。基于安全大數據的有效分析,將是車企在這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
元素3,網聯化汽車:一定是實現了車與人(包括駕駛員和行人)、車與車、車與基礎設施的通訊連接。
元素4,完全自動駕駛與自動泊車:歷經輔助駕駛、半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后,互聯智能汽車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解放人類在汽車中的那段寶貴時光,把駕駛帶來的自由和樂趣歸還給人類。
[page]
李書福談到,今年政府提出“互聯網+”概念后,“互聯網+汽車”也成了最熱鬧的話題之一。宣稱要造汽車的企業也越來越多。一時間,市場上概念層出不窮,大家很迷惑。有些企業有了一個概念,就以為自己是蘋果公司,只需要富士康公司來代工生產,把自動駕駛看的很簡單。他認為,有夢想值得肯定和鼓勵,中國夢需要這樣的人的積極參與,但對于汽車工業來講,汽車產品和汽車可能是有差別的。他認為,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新造車運動中,能與谷歌和特斯拉這些互聯網造車抗衡的第三股力量,就來自于早有遠見、善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傳統汽車公司,沃爾沃憑借智能互聯和自動駕駛方面的領先優勢,可能是其中一個。如果蘋果確定要造車了,蘋果也算一個。
他所擔憂的是,中國企業通常是像大躍進一樣一窩蜂,這種炒作能夠在混亂當中竊取利益,最后拍拍屁股不知道結局怎么樣。真正投入創新的不是很多,因為它需要大量的金錢投入和非常長時間的潛心研究。對于那些明明知道自己想法無法實現,意在在資本市場圈錢的人,這就不太厚道了。比較而言,有歷史的傳統汽車公司出于一貫的謹慎和實干,在互聯網企業的圍剿中集體失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世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909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