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電動車主,你的手機里有拼車軟件嗎?有沒有嘀嗒拼車、滴滴順風車、UBER專車、51用車、天天用車?是否嘗試過上下班前,打開手機提示,接上一兩位鄰居,和陌生的美女帥哥一路同行,然后作出評價,享受著平臺給的高額補貼,快速提現,回家偷偷樂?
當周邊的黑車司機開始在各個順風車、快車、專車平臺搶活時,當單位的大哥大姐都用上了拼車軟件,在吃飯閑聊時開始談搶單拉活時,當選擇順風車專車上下班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時,當我也成為了一名活躍的順風車主時,我意識到,在互聯網、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一系列名詞已不再遙遠,大城市的出行方式悄然改變了,在公用交通、出租車之外,一股不可小視的第三勢力成為了很多人的終極選擇。
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購車后不久,我就了解了相關的信息,在群里朋友的推薦下,注冊了易道,并參加了半天的培訓,以勞務外派,簽訂合同的打法律擦邊球形式,成為了一名易道車主。然而非常慚愧,由于住在郊區,車技也不嫻熟,注冊之后,一次活都沒有拉,易道的app也成為了手機里不曾打開的圖標。此后,也陸續安裝過幾個拼車軟件,但每次都以路程不順、沒時間等自我安慰的理由,又給卸載掉了。直到今年上半年,在朋友的勸說下,又重新安裝了一款拼車軟件,開始了作為一名電動車主的拼車生涯。
合不合法,這是個問題
順風車是不是非法營運?拼車等同于黑車嗎?是否會被交通部門查處罰款?我想,剛接觸順風車或者拼車軟件的車主朋友們,都有這方面的疑問。在一些新聞報道中,也確實出現了順風車被認定為非法營運的事件,特別是在北京,今年6月、7月,市交通委運輸管理局、市交通執法總隊、市公安局公交保衛總隊、市發改委、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通信管理局、市網信辦等8個部門共同約談“滴滴快的”、“優步”(UBER)平臺負責人,再次重申,平臺組織私家車、租賃車從事客運服務的行為,涉嫌違法組織客運經營、逃漏稅。據交通執法部門公開信息顯示,今年以來,市交通執法總隊共查處非法運營私家車、租賃車2147輛,涉及滴滴“專車”平臺從事非法運營車1211輛,涉及優步平臺170輛。
從這些信息可以判斷,通過私家車接入快車、專車、優步肯定是不合法的了(幸好筆者也沒加入)。那么順風車呢,據公開信息顯示,北京僅有一起順風車被定義為非法營運的事件,交通執法隊之所以認定是“非法從事出租車運營”,主要原因是車主每次搭載乘客的路線不固定,加之乘客需要繳納的費用高于拼車的標準。
其實,根據2014年北京市出臺的《北京市小客車合乘出行的意見》,小客車合乘是指出行線路相同的人共同搭乘其中一人小客車的出行方式,按照是否分攤費用,分為公益型合乘和互助型合乘;按照合乘方式,分為上下班通勤的長期合乘和節假日返鄉、旅游的長途合乘。這就成為了在判定是否為“非法營運”與“合法拼車”的準繩,據執法人員介紹,只要乘客滿足“三同”之一即可,即同一方向、同一出發點、同一目的地。當然,還有其他要求,比如按照車主的燃料費和過路過橋費進行成本分擔,如果拼車價格過高,就涉嫌非法運營。基于這些信息,筆者認為,目前的順風車平臺推送的訂單絕大部分符合這些要求,降低乘客費用,改由平臺補貼的方式也確實達到了多贏,因此,車主只要記住“三同”的原則并嚴格遵守,也是應當受到保護和鼓勵的。
我的順風車之路,介紹純電動汽車的窗口
在我的順風車拼車生涯中,百分之八十的人一上車就會問,你這是電動車啊? 可能是車側面純電動的標示吸引了不少目光,在拼車的途中,也就變成了一次新能源汽車的普及課。甚至有朋友笑稱,我可以把相關內容錄下來,在車內循環播放或者在車內放上幾本相關車型和政策的普及讀物,幫助大家更多地了解北京的新能源汽車和政策。
事實上,我也對接觸的幾十名乘客做出了一定的統計和分析,女乘客大多只是對純電動汽車了解過,僅有2位試駕過新能源汽車,對續航里程、充電時間有所了解,也比較感興趣,顧慮較少。而男乘客之中了解新能源汽車的比例不少,但他們大多對汽油車有一定了解,或者本身就是汽油車主,相反,他們對購買新能源汽車存在一定疑慮,只有3位乘客認為比較合適,有購買意向。其中有30%的乘客認為目前價格太高,性價比太低。20%的乘客認為續航里程太短,花上十多萬買臺只能在市內通行的車輛不值得。另外有20%的乘客認為現在充電不太方便,家中慢充時間太長,快充不僅價格高,而且還常有排隊現象。可以說乘客的這些認知代表了普通消費者絕大多數的觀點,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也只有突破了這些痛點,才能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要。
在拼車過程中,除了扮演一個傾聽者的角色外,我也努力用我的實際用車經歷和體驗去化解他們的疑慮,鼓勵他們在明確需求、擁有條件的基礎上大膽去嘗試。在交談中,我認為,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是日均出行半徑,其實對于絕大多數拼車用戶,其主要出行半徑就是上下班,目前在售的各種純電動汽車也足以滿足他們的里程需求,對于里程焦慮,隨著公用補電的設施越來越完善(我還多次宣傳和介紹了第一電動出品的充電樁查詢app,用事實說話)其實并沒有那么嚴重。其次,是家中是否具備充電條件,從目前的充電環境看,隨著充電服務費的收取和不斷增長的純電動汽車數量,如果僅僅依靠公用充電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將高于傳統汽油車,純電動的優勢將喪失殆盡。因此,筆者建議多位乘客事先與家中物業進行溝通,并提供了住建委的相關信息和有關政策,為他們提供了理論武裝支持。最后,是用車理念的改變。盡量地提高純電動汽車的使用率,就像我們電動群的老車主“楠木”的經典觀點,車價不重要,什么時候把買車的錢掙回來就值了。
在宣傳的過程中,我切實體會到了一些乘客觀念的轉變,他們的一些誤解和疑慮都得到了很好的解答。我想,新能源汽車的宣傳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網絡上、媒體上,只是一個小圈子,效果有限。而通過拼車軟件,把新能源車主調動起來,與潛在消費者真正地進行溝通互動,回答解釋他們的疑慮,把真實的用車感受與他們分享,才是真正的“深耕基層”,也才能成為推廣新能源汽車最扎實、最接地氣的一步。
對互聯網拼車平臺的一點建議
目前,互聯網拼車平臺大戰也是風生水起,在這個所謂的風口,不斷有人進入,也不斷有人倒下,僅筆者幾個月的體驗過程中,就經歷了不少平臺從風生水起到偃旗息鼓的過程。特別是攜一統出租車叫車平臺的滴滴順風車,從進入到推廣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這一輪的洗牌過程中,迅速搶占了大量的市場份額,目前在拼車市場中,從以前的三強并立,變成了滴答與滴滴的捉對廝殺。作為車主,我也經常使用這兩款軟件,對于滴滴客戶及車主的迅猛增長也有著直接的認識。
橫向對比這兩款軟件,滴答的社交屬性更強,采用先行支付的方式,需要進行乘車點評,來發放補貼。弱點是補貼較低,且要求更為苛刻,缺乏反饋機制,一旦乘客誤操作,車主就難以獲得補貼。(筆者就曾經歷過乘客少點了一顆星,無法修改,車主無法獲得補貼的事件)而滴滴則更“直接粗暴”,平臺給予大量補貼,不需要得到五分好評來收獲補貼,可以隨時提現,到賬時間也領先于滴答。但弱點是沒有實時提醒,需要不停刷新來接單,后付款的方式容易導致取消訂單,乘客與車主溝通較慢,目前乘客使用數量低于滴答。
那么分析拼車平臺和軟件,在符合政策支持,政府不參與的前提下,其實成敗的關鍵在于車主、乘客和平臺三方群體的利益分配問題。作為車主,最為關心的收入總額、響應時間和順路程度,并不在乎是乘客掏錢還是平臺補貼。而乘客,最為關心也是付出金額和響應時間,在乎是否有更多紅包和補貼,能否第一時間響應訂單,也在一定程度上希望對訂單進行評價和投訴。作為平臺,既要控制補貼金額(俗稱“燒錢速度”),又要吸引更多的乘客和車主加入,從而擴大規模。那么如何取得這三者的平衡,就是平臺成功的關鍵。
目前兩大平臺已經建立了初步的固定用戶和消費習慣,要比拼其實就是背后的補貼金額和響應時間,因此筆者建議:第一,目標群體的定位應當更加精準。對于乘客來說,乘客的補貼隨機性應當更大,不應限定為較小的金額,而是有偶然的驚喜,一定概率得到大紅包。對于車主來說,一些企圖把順風車當成專車的黑車車主,應當及時剔除出去,讓平臺更為純粹,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車主的接單路線,對于一日內多次無固定線路的車主,應堅決剔除。第二,補貼的發放應該更加智能。對于每天使用平臺的核心車主用戶,應提高補貼金額,鼓勵每天上下班接單,對于方向一致,但有明顯繞路的車主,也應適當提高補貼金額,但應做出一定限制,只限1至2單,對于繼續繞路接單的,應減少補貼,從而提升路線的合理性,降低因為拼車導致的路面交通壓力。對于新能源汽車車主,應該給予更高補貼,鼓勵他們利用拼車平臺宣傳新能源汽車。第三,路線推送應當更加快速準確。最為理想的狀態是,只推送最為合適的乘客,提高車主與乘客路線的契合度,并注明是否時間可以調整,從而提高靈活性,提高響應時間。
借助互聯網和移動平臺,共享出行就是綠色出行,作為新能源車主的我們,在享受順風車帶來的額外收益的同時,不妨多與大家分享一些買車、用車的體會,把新能源的推廣成為共同的事業,才能當之無愧地成為新能源汽車的先鋒。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法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3964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