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3日的李克強總理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停車場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其中關于充電設施的配建比例、準入放寬等內容令人眼前一亮,國務院高層會議如此針對性得把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作為議題之一,尚屬第一次,說明國家政府高層愈發認識到充電基礎設施的滯后對今后新能源汽車推廣制約因素,可以預期的是國家層面緊接下來會有一大波關于充電設施的扶持政策正在向我們靠近。(參見:最給力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政策:第一電動帶你讀李克強新部署)
一、本次會議的關鍵點
本次會議議題的重點在于加快充電基礎設施與停車場建設兩個方面的建設,主要圍繞停車場地做充電設施的文章,從這一點體現國家層面對于解決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的問題認識越來越深刻,并且對于目前充電設施建設中遇到的現實問題有了進一步了解。眾所周知停車場地資源一直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必要條件,但是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逐年升高(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達2.64億輛)城市停車難的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充電基礎設施與停車場如何結合的關鍵點就在于如何去“固本培源”了。
1、何為固本
針對這個問題,會議提出了“對于一些已建的大型公共建筑物、公共停車場不低于10%”。雖然沒有提到已建住宅小區停車場配建比例,但我相信國家及地方政府接下來出臺更加完善的停車場地充電設施配建政策。與之對應的會議還提出“新建住宅停車位建設或預留安裝充電設施的比例應達到100%”,此前北京、廣州的政策新建停車場都是按18%的比例配套,由此可見國家層面支持力度之大。通過利用現有停車場資源,加快充電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步伐,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我相信未來充電設施一定會像類似限位器、路邊咪表等一樣成為公共服務配套設施,作為標準列入到城市停車場建設規劃當中。
未來充電設施會像限位器、路邊咪表一樣成為公共服務配套設施
2、如何培源
場地一直是制約充電設施布局的核心因素,而城市停車場地資源本身就十分的緊張,往往是“一車易有、一位難求”的局面,停車位供不應求就需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去開源,會議中提到了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公共停車場、放開社會投資新建停車場收費等說法,我相信將進一步刺激社會資本投入到公共停車場的建設過程中,包括智能停車、立體車庫等創新技術將會進一步引入,當源頭的問題能得到緩解,充電設施網絡的覆蓋將更加全面、豐富。
二、理性看待問題
本次會議內容看起來很美,但也存在著種種不明確的說法,其實一次國務院會議的部署,并不能產生紅頭文件的效果,到具體實施政策的落地,必然會經歷一番周折,更應該任重道遠,理性看待。
1、總體來看本次會議關于充電基礎設施新意并不多,包括充電設施配建比例、準入放寬、完善相關標準規范、拓寬融資渠道等都在一些相關支持政策文件出現過,可以看作是一種未來充電基礎設施政策的導向,偏向原則性的意見,還需要進一步細化和明確。
2、無論是100%還是10%都是數字,剛看可能讓人振奮不已,但仔細推敲這些字眼,就會發現這些指標并不是強制性的要求。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措施,很有可能只會停留在字面上,永遠都落實不了,這在過往的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過程中就可以窺見到這一點。
3、目前充電設施建設舉步維艱,除了有場地條件的制約因素外,還存在著電力條件不具備的問題,大多數停車場地是不具備大規模接入充電設施的條件,就是能“種樁”也很有可能在未來變成廢樁,這是市場與用戶都不會接受的。
三、下一步該做到以下四點
目前從中央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領域的支持政策來看,扶持政策很密集、很有力度,但是一旦要落實到地方就猶如強弩之末,而恰恰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如果地方政府不出臺具體實施政策,往往起不到很好的推動效應,因此如何上行下效、貫徹落實是一個亟待的問題。
1、出臺停車場充電設施規劃建設的細則及指導性文件。地方政府根據國務院會議精神,對城市停車場合理規劃并進行分類,明確新建停車場有關配電容量、電力接入、充電設施配建比例等方面要求,并作為準入指標之一。對已建住宅及公共停車場,按一定比例配建充電設施,簡化審批以及電力申報流程,并給予一定的稅費減免。
2、對新能源汽車用電價格進行優惠支持。目前城市充電設施很多接入是按照商業電價來計算,有些區域單單充電基礎電價就高達1.3-1.5元/千瓦時,如果加上充電服務費會超過2元/千瓦時,無形中增加了消費者的使用成本,影響充電設施的利用率。
3、對于充電設施補貼更具針對性。目前中央政府充電基礎設施補貼是根據地方政府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為地方政府制定的相應的補貼標準,而充電設施不是由地方政府主導建設,這樣補貼不具有針對性,也補不到點上,建議參照新能源汽車補貼機制形成充電基礎設施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兩級補貼的形式,補貼對象可以針對充電設施建設及運營方,這樣對充電設施全面推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現階段如何將充電設施運營商、停車場物業方、用戶方三方形成良性的利益循環,是擺在行業面前的一個課題。僅僅依靠單一的充電服務費模式顯然走不通,這就需要國內充電設施運營商在商業模式進行創新,例如特來電等運營商提出了通過充電設施網絡規模化布局,利用APP平臺形成規模用戶群,未來為新能源汽車用戶提供相關的增值服務;還有一些企業在充電設備上做文章,增強充電設備的功能性,使充電設備不僅只有充電功能,還有例如停車計費、廣告宣傳的功能,使商業模式豐富化有了可能。
四、結語
雖然目前充電基礎設施領域利好政策頻出,但在實際“種樁”操作過程中總經理發話可能比總理發話更有實效,那就需要相關政策制定部門能將總理的話落到實處,使政策更易于操作與執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曉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0259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