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不限購,或者說國務院發布的不應該限購,這種指的是每個人都有權利購買。但是在北京的不限購,或者說取消了限購,實際上它是說特定的人群能夠購買。”在知豆電動汽車總代理、北京合太仕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燕看來:北京市的“不限購”是需要打引號的。
環保及限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分論壇
1月27日,以“合作創新、共謀發展”為主題的《汽車有形市場未來發展趨勢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在“環保及限購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影響”的分論壇中,主辦方邀請了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副處長連愛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北京市汽車解體廠副總經理褚明、知豆電動汽車總代理·北京合太仕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燕,該場論壇由資深汽車分析師張志勇主持,五位嘉賓共同參與討論。
論壇中,作為北京市政府相關權威機構的兩位代表,許心超和連愛萍首先各自就公眾普遍關心的幾個話題,作了相對客觀、不那么“官方”的回應。
針對北京市政策與國家政策的一致性,以及動力電池回收等問題,許心超表示:北京市“3不政策”均已落實,電池回收“3個環節”足以解決。(點擊鏈接,查看該部分詳細報道)
北京市科委雙新處處長許心超
對于2016年,北京市可能出臺哪些新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政策,連愛萍首先表示:“現在的環保政策不光是對車,對工業,對公眾的措施和要求。在短期內給我們的感覺都是一些限制性的、束縛我們發展的陣痛式的措施。但是從我們長遠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在她看來,無論是2010年北京率先的限購,還是單雙號等限行措施,包括未來北京市可能采取的對車主使用權方面的限制。這些政策短期內確實會給車輛使用者帶來不便,但對汽車產業的發展、車輛節能減排技術的升級、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都是有利的。
北京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處副處長連愛萍
就此,連愛萍認為公眾的環保意識的提升很重要。她舉例2015年12月底,北京市率先全國史無前例的拉了兩次紅色預警,期間實行了機動車單雙號限行。據她介紹,拉紅色預警之前,大家說為什么不趕快采取紅色預警措施,不趕快限行?可是拉了以后,大家又說對小孩上學有影響,對出行有很大的束縛。拉了兩次,又說是不是拉的太頻繁了,等等。
值得關注的是,連愛萍從官方的角度再一次向外界傳遞出:“機動車是北京市大氣污染的主要的原因之一,且在本地源里PM2.5成因中,無論是直接排放、還是二次轉化的,直接占了31%。所以說車這個事,在咱們北京市大氣污染治理中就是首當其沖的。”對此她還透露,相關政府部門正在研究引導“降低車輛使用強度”的措施,例如設立低排放區和提高燃油稅費。
然而,當被進一步問及這些政策何時會出臺落地時,連愛萍則表示:“具體的時間表還沒有制定,應該說這是一個北京市未來降低車輛使用強度,引導車輛減少排放的一個方向。因為這個做法并不是說北京在國際上是首創,應該說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也不是說我們北京市要去突破創新。可以說國際市場,歐美都在采用這種通過經濟收費的方式,通過設立低排放區的方式,來降低車輛使用強度,來限制高排放車的使用,以此來降低尾氣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論壇中除了以上兩位北京市政府相關權威機構的領導作了比較務實的發言外,還有兩位嘉賓也提出和分享了一些獨到的觀點。
其中,知豆電動汽車總代理·北京合太仕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燕,從電動汽車代理商的角度,表達了她個人對于北京市的“不限購”及新能源車整車品質的認知和看法。在談及限購與不限購的話題前,孫燕首先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與市場不同步”的觀點。在她看來,盡管當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其實市場滯后于政策。具體來說,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還是有很多的看法和抵觸,比如從產品來說,比起傳統汽車的產品的種類差的還是很遠。就此,她舉例稱:“在北京我們能夠賣的新能源車的數量也就幾十種,傳統汽車應該說一個品牌都不止幾十種了。所以說它適合的客戶群,還有它的客戶的選擇上,傳統汽車上都高得多得多。”
北京合太仕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燕
而對于北京市的“不限購”,在孫燕看來:北京市的“不限購”和國家的“不限購”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就此,她具體解釋道:“中央的不限購,或者說國務院發布的不應該限購,這種指的是每個人都有權利購買。但是在北京的不限購,或者說取消了限購,實際上它是說特定的人群能夠購買。也就是說,參加搖號的人,他需要有搖號資格的,這不是所有人都有搖號資格的。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不具備搖號資格。”
當論壇主持人張志勇進一步追問是否指的是無北京戶口時,孫燕表示:“北京戶口是一方面。如果沒有北京戶口,可能就需要五年的社保,五年的納稅這樣的資格。同時你名下不能有車,而且你還必須有駕駛證,你才能夠買車。所以在這一系列條件下,也就限制了有些人想買電動汽車,但是又苦于沒有資格去買。”
在她看來,電動車可以對燃油車起到一種很好的“補充“作用,尤其對已經擁有燃油車的家庭來說。對此,她以自己為例:“我也很喜歡電動汽車,我也是一個環保主義者,這也是為什么我愿意去關注新能源汽車,但是我沒有資格買電動汽車。我更愿意平時開電動汽車,如果我外出,城際間的旅行,或者周末郊游,或者全家人一起出行需要更大的空間的時候,我普遍會用傳統汽車。”
實際上,關于放開已有燃油車就不能申請購買新能源車的限制,此前無論從民間還是媒體甚至一些相關政府機構都有呼吁過。就連北京市之前也傳出過風聲政府將出臺相關利好政策,只是后來又偃旗息鼓了。就北京市而言,全市汽車保有量超過500萬輛,中產家庭不在少數,其中愿意買且買得起新能源車的家庭不在少數。倘若真的放開上述限制,或許平日里全北京市里馬路上跑的燃油車將有很大一部分被電動車替代,進而有效減少尾氣排放。
談到電動車的整車品質問題時,孫燕并不認為其是電動車的一大潛在隱患。對于自己的這一獨到看法,她解釋稱:“現在新能源汽車車企是非常注重產品的品質的,因為它是個新生事物,也是備受關注的。所以說新能源汽車新生品牌它想長期生存下去,所有的廠家都知道,只有把產品,品質做好了,它才有更長的生命力。”然而,資深汽車分析師兼論壇主持人張志勇對此并不以為然。
最后,針對北京市在新能源汽車上有沒有“地方保護”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否應當得到政策鼓勵的兩個敏感話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委婉的表達了她的看法。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
“在不同城市,不同程度存在著新能源車的地方保護的問題,把地產車以外的車擋在門外。所以在新能源發展初期,我想這可能也是在剛開始發展時候,但未來這種保護一定會越來越放開的。”郎學紅接著補充道:“我倒是不認為北京市有保護,北京市執行的可能是相對來講比較嚴格的標準。可能行業的準入的這塊的話,我們是希望各個城市在新能源產品的市場準入上能有一個一致的標準。這樣的話才能夠讓讓優先發展,或者快速發展的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環境。”
對于“地方保護”的話題,除了郎學紅作了上述委婉的表達之外,論壇主持人張志勇也隨即發言表示:“我個人感覺,地方保護我覺得有它的正當性,就是在目前的市場階段,我覺得地方保護是可以存在的。但是破除地方保護,最主要的辦法我認為不是去除地方保護,而是我們把試點范圍,我放到全國去,可能地方保護的權重,或者它的影響可能就減弱很多。”
此外,當被問到“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是否應當得到政策的鼓勵時,郎學紅在經過一番變相的回避和打太極之后,最終坦言:“新能源肯定是階段發展的,我想從我們用戶的角度,我們希望在我們的基礎設施沒有發展的很便捷的時候,很有保障的時候,混合動力肯定給我們一個更好的保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志鵬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207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