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想在微信朋友圈發文首次透露具體的產品計劃:車和家將打造兩款車型來滿足90%的城市需求,一款小而美的SEV,一款大而強的SUV。為什么李想要生產小而美的SEV?因為中國的微型電動汽車將進入市場爆發期。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純電動汽車總銷量為113178輛,其中由吉利知豆、康迪熊貓、眾泰云100、奇瑞EQ、奇瑞QQ3EV、眾泰時空E20、江鈴E100生產的A00級電動汽車就貢獻了84878輛,占比高達75%。
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電動汽車市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個人收入增高,不但在大城市,在中小城市和鄉鎮潛在的汽車購買者大大增加。而且這批客戶購車的目的是在于當前方便工作和生活,主要將選購A級及以下實用的車。在傳統的汽車市場中A00級微型車是入門級汽車的代表,如果有車企能提供滿足國家安全要求和車速規范能上牌、價格又低又節能的汽車,將會得到用戶的青睞。中國市場需要的微型電動汽車有哪些特征呢?本文試作一簡單的探討。
一、電池裝載量不大于16kwh
目前限制電動汽車的銷售的一大瓶頸是充電問題,國家在政策層面鼓勵大力發展公共領域充電。但僅靠國家是不夠的,還需電動汽車生產企業共同努力,生產能滿足家庭供電系統給自己的車充電的微型電動汽車。
2013年"中國電動自行車產業創新高峰論壇"數據顯示,中國電動自行車截止2013年保有量突破2億輛。這些車的日常使用90%以上都是利用家庭供電系統充電。與電動自行車相似的是,A00級電動汽車的使用時間都是白天,晚上可以利用電網谷值期充電。
目前新建小區家庭的供電能力都大于2kwh,如果A00級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小于16kwh,利用家庭供電系統晚上八小時給電動汽車充電,各生活小區的供電系統基本不需升級,還可幫助電網調峰。而家庭充電所需的僅為帶安全保護和定時的充電器,不需供電單位專門擴容拉專線,實施成本低。國家需要做的是制定供電安全使用規范和充電器的技術標準而已。如果再強制實施峰谷電價鼓勵家庭在電網谷期充電,規范小區的停車場地建設,使占電動汽車70%以上的微型車采用家電網解決充電問題,其余30%的大于A0級的電動汽車采用公共充電系統或建私人充電樁充電,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二、續航里程達160km
按我國現行的規定,可領牌上路的車需達到“雙100標準”,即車速需達100km/h,續航達100km。
中國微型電動汽車的車主將絕大多數是將用微型車取代現有的電動自行車,希望中國微型車的活動半徑要提高。通常電動自行車的活動半徑約50km,因此中國微型車的活動半徑要大于50km。當活動半徑為60km時,車的續航里程即需120km;當活動半徑為80km時,車的續航里程即需160km;當活動半徑為100km時,車的續航里程即需200km。
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和充電方便程度是購車首要因素,有調查續航僅120km的電動車,不易被人看上,一般要求的是續航里程達160km的車。
目前生產的內微型車中,滿足上述電池容量小于16kwh,續航里程大于160公里的車,只有2016款知豆D2。知豆D2的最大總質量為870kg,動力為一臺永磁直流無刷電機,最大功率為18kW,峰值扭矩為82N.m。搭載了由波士頓電池提供的三元鋰電池,容量為15.12kWh。標示續航里程為180公里。
知豆D2
三、輕型材料制造的車
按16kwh的電池容量計算一下即知,當續航達120km時,車的耗電量必需小于13.33kwh/100km,當續航達160km時,車的耗電量必需小于10kwh/100km,當續航距200km時,車的耗電量必需小于8kwh/100km。當車需滿足低百公里電耗,同時又滿足使用安全標準時,只有采用高強度的輕型材料制造。特斯拉和寶馬i系列,在這方面已作出了良好的示范。中國的輕型材料研究在這方面還需創新和努力。
四、并排雙座的車
李想在微博中提到想以 “豐田、本田、日產、標致、雷諾、大眾、奧迪等都曾有過類似雛形的概念車”為參考,冰封之城在《李想的"車和家"究竟要干什么?全面大預測!》則將豐田超小型電動汽車(EV)“COMS CONNECT”、 本田近距離移動用超小型EV“MC-β”、日產NISSAN New Mobility CONCEPT和雷諾Twizy、標志電動小怪獸BB1、大眾NILS、奧迪兩人用城市通勤車URBAN等等車都展示了出來,最后得出了一個否定的預測。本人也認為,這些車都不是中國市場需要的微型電動汽車。
中國微型車的車主將絕大多數是年輕人,年輕人更喜歡結伴出行。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在雙人出行時喜歡并行,因此中國市場需要的微型電動汽車宜是并排雙座車。
五、外形前衛、帶運動風格
梅賽德斯-奔馳旗下的smart是為城市用車而設計的,它駕駛靈活,泊車方便,可作為家庭主婦進城購物、接送孩子上學用車,也可作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的家庭第二輛車。
Smart長寬高外形“方方正正”、“四輪四角”的設計走簡潔穩重的路線,不論是硬頂還是敞篷,車身設計風格讓人親近的感覺:將進氣格柵設計向上挑起與前玻璃呈于同一平面,加之前燈與車標組合,使得其前臉造型仿佛一個微笑的笑臉。強化突出的tridion安全車體結構使得靈巧的車身增加了不少穩重感,配合尾部的進氣裝飾,更強化突出了運動的視覺效果。
smart的優雅風格采體現在諸多細節:smart引擎蓋和保險杠之間的銜接采用流線式階梯造型,過渡十分自然;尾部設計后保險杠采用弧形凸出設計,突出了整車的層次感,并且與前臉造型形成對應。尾部逐漸向下拓寬的樣式為車更添一份硬朗的優雅,整車體現出一種小貴族氣質。知豆與之相比,外形圓滾滾走可愛路線的設計,差距明顯。
Smart ED僅從外觀上很難看出與普通版Smart的區別性, Smart ED使用了瑞士生產名為“斑馬電池”的鎳氯電池,能產生15.5千瓦時和300伏特電壓,充滿電一次可使41馬力的Smart行駛115公里。只要接到一般的230伏電源上就可充電,4小時可充滿80%的電量,8小時可充滿全部電量。如果車輛不使用時,電池必須要連接電源,因為電池經過5天會自動放電。電池的使用壽命達到10年或1000次充電或行駛70000-80000公里。從續航里程看,Smart ED的還難以滿足中國的微型車的要求。
目前中國還有眾多的公司也在仿Smart ED,如歐聯M1的造型完全高仿Smart,上汽通用五菱1016年也推出了達雙百標準的寶駿E100等等。
歐聯M1
寶駿E100
有趣的是,這些“外形方正”的微型車與SmartED都是由生產燃油車的企業設計, SmartED還號稱代表了未來汽車發展方向。smartED能代表未來汽車發展方向嗎?不!您注意觀察即知,這些燃油汽車公司生產的仿Smart ED的微型車,在設計觀念、制造材料和銷售判斷上,都明顯落后了。這些車僅僅是老年人的代步工具而已,國內的低速電動車,也在大量的模仿。作為面向中國年輕人的微型代步工具,大多數人不一定能接受這一外形,因此在可上牌電動汽車市場上難有競爭力。
歐洲的微型車是家庭的第二輛車,中國的微型車是年輕人的第一輛汽車。國外需要的是緊湊、停車方便;中國年輕人的車雖然也是用于上班和休閑代步,更還需要體現自我。如果中國的微型車設計成運動型車,采用現代的風格,將會占領更大的市場。
Smart Roadster是Smart的首款二座跑車。短短的前后懸、突出的輪眉、寬大的車輪和低的車身都賦予了它運動的外觀。2360mm的軸距,前輪距1357mm,后輪距1392mm,使得Roadster具有了動作敏捷的先決條件。前部和后部比例勻稱,重量的分布是前軸44%,后軸56%。雙色車身、嵌入車身的前大燈和友善的面孔展示了Roadster的個性。這些都值得中國微型車設計人作參考。但是現代IT人設計的電動汽車,將更有現代感,超前感。
Smart Roadster跑車
沈海寅的智車優行設計的奇點智能電動車樣車
具有現代感,超前感的雙座運動型車,才是中國年輕人的微型電動車。
希望中國的電動汽車設計師們在輕量化設計理念、輕量化材料應用等等方面,能夠取得創新的成果,盡快設計出能滿足家庭供電系統充電、續航里程大于160km、外形現代的并排雙座運動型微電動車,這將是中國人自己的微型電動車,將能滿足中國70%的電動汽車需求。中國人努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林獨俠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362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