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藍皮書”(2016)新增專家視點篇,二十三位專家基于對產業和社會發展的拳拳關切之心,圍繞“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發展成效評價、2015年行業發展熱點問題、產業發展趨勢三個方面進行了評述。上海電驅動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貢俊撰文指出,十二五”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產業蓬勃發展,關鍵零部件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的集中攻關,我國已自主開發出了滿足各類電動汽車需求的驅動電機和控制器產品,形成了規格化、系列化的生產能力,并在新能源汽車中獲得廣泛應用,驅動電機功率密度指標提升幅度達到30%以上。但在大批量制造工藝與裝備方面,我國自主化能力仍需要提升和突破。
依托龍頭企業和相關的產業聯盟,我國在電驅動系統關鍵零部件方面獲得了快速的發展。在IGBT芯片方面,自主研發8英寸芯片的各項電氣性能略優于全球先進的第四代IGBT芯片系列,并實現了大批量生產。另外,國內企業還研制出具有更高磁感和更低鐵損的高性能硅鋼片,在車用電機高牌號磁鋼方面也獲得突破,膜電容器形成了規格化的產品并實現出口,連接器產品已經基本替代進口同類產品。
發展中應有所為有所不為,打造驅動電機產業全球競爭力。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對于其中在全球具有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應盡快形成國家競爭力。參照長板理論,通過強化優勢,形成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優勢企業和優勢產業。對于其中較薄弱的環節,通過突破瓶頸,針對關鍵技術,攻克難關,技術鏈串聯,并盡快形成產業優勢。從創新模式來看,可以采用產品鏈并聯的方式,對于一些目前國內尚未解決的元器件,以行業或聯盟為主體,取得有競爭力的成本優勢,和戰略供應商合作共贏。
通過幾個五年計劃的大力支持,我國的電機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已經有了較好的自主研發和產業化轉型基礎,通過龍頭企業牽引和整車企業帶動,可以形成幾家有實力的獨立供應商,形成規模效應和全球競爭力。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汽車藍皮書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495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