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后,北京、上海、深圳同時出臺網約車細則,由于其苛刻的條件引發了各方爭議。滴滴公司也是激烈回應。最近幾天,重慶等城市也出臺的網約車細則。預計各個主要城市的細則也會在近期出臺,而具體內容應該參照已經出臺城市的細則。
從廢除出租車管理辦法,到網約車暫行規定出臺,再到各個城市的細則,網約車基本管理框架已經確定了。在新規之下,我們還能愉快的約車嗎?消費者、司機、互聯網約租車公司在新政下會如何應對呢?新能源汽車會有機會嗎?
一、新政的實質性影響
從各地出臺的新政看,只有北京和上海對本地戶籍做了嚴格規定。其他城市要求要松的多。可以預見,未來其他城市基本也不會限制戶口。
新政的其他東西都好對付,唯有戶口是個極高的門檻,滴滴作為全國性的公司,北京上海受限還可以承受,況且新政出臺后,北京上海郊區的人口還是可以入城開車,在經歷短暫的司機荒之后,專車的數量不會下降很多。
新政對車型的要求有點門檻,但是不難克服。受益于最近幾年國產車的進步,軸距和排量已經不是很難逾越的門檻了。
新能源汽車2650mm的軸距,大量A級車都能做到,在上海,插電混合動力是可以直接上牌的,而秦帶牌照不過10多萬。并不構成高門檻。
普通燃油車2700mm的軸距看似要求高,而事實上,國產10萬以內2700mm軸距的車一抓一大把。比亞迪S6、寶駿560、730都達標。
最苛刻的北京版本,2700mm軸距加1.8T渦輪增壓或者2.0升自然吸氣,比亞迪S7輕松滿足,吉利博瑞輕松滿足,東風AX7輕松滿足。
所以,車不構成瓶頸,只是已經買了短軸距,小排量車跑專車的會有些問題。車的門檻也是暫時的,2年新車的規定很快就會有一大批置換車型出現。
也許2017年,北京就會滿馬路博瑞、S7跑專車。車型門檻其實也容易過去。
車牌門檻,對于不限購限行的城市不是大問題,異地車去跑專車本來就不是很合適,都是被限購限牌逼出來的。上海有插電混合動力,問題不大,北京會比較麻煩,也許這是純電動車的一個機會。像比亞迪E6這樣的長里程電動車足以支持下來一天的專車里程,而它的公里價格比燃油車便宜多了。
此外,新政要求審批,審批過程會費點事件,也許有各種附加尋租(譬如買保險,發制服,一大堆東西),但是不構成實質性的障礙。
所以,專車新政短期內會減少專車數量,而這個影響只是暫時性,除了北京上海因為戶口問題,專車數量會下降,其他城市只是增加了一個車型更換和審批的過程,算是陣痛。
二、 新政會造成漲價嗎?
在北京、上海,因為從業人員的減少(戶口問題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專車價格恐怕會有一定幅度的上漲。特別是北京規定了1.8T和2.0的排量,北京的擁堵路況下,1.8T和2.0的油耗都會很高。再加上司機的人力成本和車輛損耗,北京的專車真會成為價格高于出租車的貴族車。
而其他城市的漲價只是暫時的,只要登記完成,車輛更換完畢就不會漲價。
現在用大眾桑塔納跑專職專車的,換成寶駿560去跑就可以了,油耗沒高到哪去,車價也沒高到哪去,人還是那么多,有什么理由漲價呢?況且,專車和出租車是競爭關系,出租車價格低,專車價格高會影響生意,所以除了北京、上海之外,其他地區的專車不會有大幅漲價。只有北京的專車可能成為貴族專車。
三、 消費者、司機、約租車公司應該如何應對
對于北京、上海的專車消費者來說,車少,漲價是難以避免的,但是已經有車的用戶可以自己辦個許可,然后租給其他人來開,增加一塊收入,特別是最近兩年搖號買到了符合專車要求車輛的用戶。
相信北京以后的搖號會更加困難,因為北京戶口的人搖到號,就可以買一輛比亞迪S7或者吉利博瑞,然后申請專車資格,把車租給別人開,或者干脆賣給別人背牌,這是一筆收入。
對于北京、上海以外的消費者,新政影響不大。只是以后坐國產車的機會會更多一些。其實寶駿560這種車后排空間很大,坐起來未必不舒服。
對專車司機來說,車型是個門檻,司機應該考慮一些滿足要求并且運營成本低的車型。
譬如上海只有軸距要求,新能源可以直接上牌,比亞迪秦軸距超過2650m,帶著牌才10多萬,很合適嘛。
重慶規定新能源混合動力發動機90KW就行,豐田雷凌混動正好達標,而雷凌混動百公里才4升多油耗,跑專車很劃算。
北京燃油車門檻高,牌照門檻高,北京司機可以考慮E6這種純電動車,白天跑車,晚上充電。低谷充電電價折合一公里才幾分錢。幾年就把車價賺回來了。
對約租車公司來說,一方面要抗議京滬的戶口政策,另外一方面要作好新舊交替工作,鼓勵符合規定的新車從事約租車行業,對于不符合規定的老車逐步清退。而新能源汽車應該重點發展。
總體來看,除了北京、上海以外,新規細則影響只是暫時性的,我們還可以愉快的約車。北京、上海未來隨著各種變通辦法的使用,專車也會越來越多。新潮流不會被舊規定扼殺,這是大勢所趨,而新能源專車未來將獲得發展空間。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天驕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616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