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由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共同啟動為期三年的“十城千輛工程”項目,與此同時,國家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這些種種的舉措拉開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帷幕。通過在示范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務、郵政等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培育市場消費心智,通過將新能源汽車列入戰略新興產業,以刺激商業模式的發展。
隨著“十城千輛工程”宣告一段落,新能源汽車產業相關扶持政策不斷出臺,包括準入管理、財政補貼及稅收優惠政策、基礎設施扶持等各個方面,在國家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所蘊含的商業價值受到了市場的關注,無論是車企還是非車企均紛紛加入到這一市場中,力圖擴大其商業影響力,創造新的盈利點,而在消費者領域,國家通過在上牌、不限行、補貼等政策方面大開綠燈,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國家、企業、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熱衷度的不斷提升,進一步的促進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
按照新能源汽車8年或者12萬公里的質保標準,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回收期。尷尬的是,現階段,我國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體系尚未建立,二手車回收體系具有明顯的缺陷。
目前,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存在二手車市場接納度低,新能源二手車回收市場難以形成的問題。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困境既有內部的因素影響,也有外部因素的影響。
外部的因素主要涉及到新能源二手車的宏觀政策環境。以深圳市2016年9月發布的《深圳市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為例,對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僅提出了兩點,第一點為明確回收責任主體,即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應負責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第二點為回收補貼資金管理,對于電池的回收將按每千瓦時20元的標準專項計提動力電池回收處理資金。遺憾的是,雖然國家及地方政府均意識到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的問題,但是對其重視度仍不高,對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的回收評估標準、回收后續處理方式以及回收不當的懲罰性措施均尚未提及,造成大部分車企面對回收時的消極狀態。
內部因素則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問題——殘值率過低。殘值率過低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方面源自于動力電池的影響,我國主流新能源汽車均采用電力驅動的形式,大部分純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成本占到整車成本的40-50%,而動力電池本身具有易損易耗的特性,在多次充放電后,容量將逐漸衰減,續駛里程也就相應的降低,造成了新能源汽車二手車殘值過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受到新能源汽車更新頻率過快的影響,新能源汽車是在傳統燃油車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對于技術的更新節奏將會快于傳統燃油車,可能今年購置的車輛,到明天其車輛技術將會大幅度落后于同款新車型。
由于新能源汽車車輛本身殘值率過低,致使新能源二手車溢價低,市場接納意愿度不高。與此同時,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評估尚未推出系統化標準,又進一步的抑制了二手車市場發展的積極性,造成了部分購置新能源汽車車主置換車輛時無處可換的問題。
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市場涉及多個主體,包含國家、企業、電池制造商、二手車市場運營商、消費者,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市場的發展單單依靠一方的力量是無法形成,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推進,才能形成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市場。
對于如何協調各方,發揮優勢,共破困局?在此,簡單地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
基于國家層面而言,通過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繼續加大扶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力度,吸引更多的資源,進一步擴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影響力。此外,還應該給予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主體更多的優惠稅收政策,以提升回收主體的回收積極性。
基于企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層面而言,更應當主動承擔回收責任,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二手車評估標準的運行,此舉將有利于該企業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認知度的提升。
基于電池制造商層面而言,造成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困局的影響因素之一則是殘值率過低,電池制造商應不斷的提升研發實力,解決電池的衰減問題以及成本問題等相關問題。
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市場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等相關資源的沉淀而形成的。面對新能源汽車二手車回收困局,我們應該以理性的態度去面對回收困局,集結多方力量,以破當前困局,完善新能源汽車市場短板——二手車回收市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lily_L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678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