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天生對電動、機械感興趣的人,從小時候玩四驅車,到拆裝四驅車制作電風扇、制作電動小輪船,再到現實生活中的盡量使用電動牙刷,電動洗腳盆,電動掃地機器人......
于是對于汽車也是如此,2013年購買了瑞麒M1電動版,行駛了16000公里,當第一次啟動車輛、看著READY綠燈亮起、松開手剎啟動沒有噪音,而0-100公里加速如此暢快的車時,我感到從頭到腳、瓢潑大雨沁人心脾般的喜愛,人生喜當如此。
后來從杭州來到上海,瑞麒M1的浙A牌照已經沒有了意義,就連車帶牌轉給了另外一家注重綠色環保的人士,在上海2015年6月18日購買EQ到現在累計行駛36500公里,對于同樣大小的車子,從續航100公里提高到200+公里,很多人沒有什么概念,這是無數科研人員智慧和勞動的結晶,也是科技進步的結果,這里面電池、電控、電機、ABS-EBD、無數的難題需要去解決,只有自己組裝過電動車才能體會其中的糾結,而這一切卻隱藏在了EQ和企業的背后,這樣的產品本事價值是很高的,你在非洲、南美,或者歐洲美國你都享受不了,要么價格高昂,要么續航提升緩慢。
有個例子可以分享給大家,在英國中上階層也流行開一種產自印度的電動小車,叫G-wiz,top gear里面也多次說到這款另類的電動車,而他的售價竟然達到了1.6萬英鎊,續航只有48 miles,英國人還不得面對經常出現的拋錨和鈑金工藝的低劣,不過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在英國的流行,成為環保主義者的新寵直到現在,可惜的是他們不知道中國已經有比G-wiz好多少倍的電動車,價格卻便宜很多的車子了。
工作使用,目前家里兩輛車,一輛BMW3 一輛奇瑞EQ,但基本上我們都是開EQ進行一天的工作活動,因為我們一家都有不同的想法,我總是想著開EQ我可以在紅綠燈路口,悄無生氣甩掉其他車,處在車流的最前段,免受前車尾氣的熏烤!
老婆總是想著這又少燃燒了多少汽油,少排放了多少污染物,拯救了多少生物。老媽總是想不用加油的車還不多開開,比那寶馬強多了。至于小孩的想法,總是喜歡坐更加舒服,有很多自動設備的BMW(還不懂事,還小)。
身在魔都,人都成魔了,考了一個MBA,每周末去蘇州上課,再從蘇州開回上海,單程65公里,來回130公里,一個周末就是260公里,感謝上海和蘇州,無論高速還是市區,都有很多的快速充電樁,雖然我很少用,因為續航完全夠,但有充電樁總會讓你在行駛中更加安心,電動車成逐漸為我學習道路上的好幫手和良師益友,每當夜幕降臨,從黑暗的天空中發現稍亮的國道上一輛輛疾駛的汽車,你會發現一輛沒有聲音的車子,游刃有余的行駛在車流中。
旅游使用,上海只接壤了三個城市,一個蘇州、一個杭州、一個嘉興,而這三個城市都是電動車續航范圍覆蓋的地域,到杭州市中心168公里、到蘇州市中心68公里、到嘉興市中心90公里,遠的就單程過去充好電便直接回來,近的如蘇州嘉興全程不用充電,稍微遠點的去到千島湖,路上高速全部都是充電樁,也許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不停。
遠的就單程過去充好電直接回來,近的如蘇州嘉興全程不用充電。
探險使用,在去年的時候,我參加了英雄會電動車主之旅,從上海開電動不走高速,前往廣州,一路上在飯店和賓館充電,經歷了高速同時兩個輪胎爆胎,夜里沒有地方充電,臨時用洗衣房的電,半夜在大排檔和當地老鄉喝酒拉家常,也經歷了燦爛陽光中兩邊大片的桔園、風景優美的盤山公路和漂亮的酒店美女店主,這一切讓電動車旅行更有了浪漫感覺,今年還準備去北京,年輕,也許可以再闖一把!
EQ已經行駛了39000公里加上瑞麒M1的16000公里,這已經是55500公里了,這相當于少燃燒4440L汽油(8L/百公里),也充了5550度電(10度/百公里),他是未來,雖然很渺小,但可回收材料,全程綠色出行,不再依賴化石能源,用太陽能、風能,核能成為電動車的主要能源,讓我們的環境少一點污染,他的未來很強大,很美好。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這么大的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712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