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 can you hear me”。“File not found”,“Bad command or file name”,你也永遠不知道后臺會怎么回應你,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后臺在怎么在運行。">
說實話,我其實很怕去寫電動車的政策文章。這個場景,會讓我有當年在386上用DOS系統的無力感。對著漆黑的屏幕,只能單向溝通,你孤獨地在鍵盤上敲下:“c:\>cd can you hear me”。“File not found”,“Bad command or file name”,你也永遠不知道后臺會怎么回應你,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后臺在怎么在運行。
在決策部門等級化、自閉、向上負責的體系里,來自外界的政策建議和輿論呼喊,就是一個長一點的dos命令行,如果搞不清后臺程序運作機制或者沒有master權限,想得到相關部門的正確回應,這個難度就好比,指望在打字機上跳舞的猴子有一天能隨機敲出莎士比亞的劇本來一樣。
原本積極推動的標準工作,突然沒消息了。系統延時了,還是宕機了?沒人知道。德州管制三輪、四輪車了(詳見文章《山東德州開展集中整治四輪低速電動車非法營運工作》),單看領導小組的陣容,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抗震救災呢,不濟也得是生化危機。某縣砸車了,早上交的補3千,鏡頭里的人拿著大紅獎狀,讓人誤會這其實是場砸金蛋表演。經銷商潛藏地下賣的心虛,使用電動車的車主大多會在收到查車消息的當天,選擇在家關門一天,交警隔段時間上街執法,扣車罰款,這個局面怎么看,都好像是在“掃黃”!
小道理服從大道理。有管理員解釋:全國人民利益第一位,所有交通參與者利益(安全)第二位,產業發展、企業利益只能排在最后。
何為小道理?就是少數服從多數。據深圳交警稱,“禁摩限電”也是順應了民意:摩托車、電動車亂象占到政府收到的所有交通類投的65%。在一些城市的社區論壇,許多市民恨不得將電動車大卸八塊。他們指責電動車產商無良,生產銷售非法電動車,他們指責電動車車主收入低,素質也低。
深圳禁摩限電
深圳禁摩限電
上帝不擲色子,治理可以,我們就是做好統計,為大多數人民服務就行。我很懷疑,倘若有一天,正反雙方都是50%的話,系統會不會死機呢?13億的股民分成兩派,在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上演“小道理”和“大道理”的拔河口水戰:
限制兩個輪子,三個輪子所有車,四個輪子的低速電動車VS新建純電動乘用車;
限制集資房,小產權房 VS 大力發展地王們的房地產黃金十年;
管理淘寶等電商平臺 VS 爭搶城市中心入駐萬達商業廣場;
抓一抓聚眾賭博,街頭小麻將,同時雙色球、福利彩票央視開獎;
路邊攤販、走鬼 VS 商超shopmall;
網約車 VS 出租車...
在這些經濟社會有爭議的領域里,就像電動車不安全一樣,這里面都有被限制的大道理在潛藏:小產權房權益無保障、淘寶有假貨、打牌危害家庭、路邊攤不衛生,網約車不安全...這是最重要的嗎?其實這里面被限制的一方深藏了一個共性:“你額外給系統充值交費了嗎?”
每個城市都有類似“阿大蔥油餅”的無證店,不過他們不一定有阿大幸運有外國人排隊,能重新拿牌開店。我們后臺也有程序,只是程序異常簡單,就是一個比較函數,IF(A>B, “管理成本超出”,"限制")。市民們拔的渾汗如雨,劍拔弩張,不知道其實只是個程序問題。
在批駁電動車論壇的帖子,投過滿屏的口水槽點,不知怎么眼睛越過屏幕了,赫然發現這個后臺比較函數的條件,竟然是“成本”!
“電動車的弊端簡直罄竹難書!1.電動車不需要上牌照,違法成本低。2.電動車不需要考駕駛執照。學習成本低。3. 汽車出了事故有保險,電動車沒有。汽車撞了電動車,多數都會讓汽車走保險。4. 電動車非法生產,缺乏監管,違法成本低。5 電動車駕駛人素質低,管理成本高.......”
總結一下就是,“全世界除了電驢誰不恨電驢?”,當然要補充一條,城管、交警、車站巡邏等使用的低速電動車不在此列!
成本!小產權交土地出讓金了嗎?走鬼有攤位費嗎?網約車有份子錢嗎?這么大的后臺程序運轉,需要成本的!汽車有規稅、過路過橋費、強險意外險、車位出讓金、維修保養、違章罰款,才能維護路權!低速電動車呢?汗!現有條件下,你電動車的管理成本比汽車還高,卻沒有汽車那樣的費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一禁了之啊!有人說納入四輪摩托車,全國多少摩托沒有上牌管理啊?不管理意味著成本高啊!這話聽著繞,但卻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
以臺灣為例,臺灣摩托車從未停止過增長,達到了平均每1.5人擁有1輛摩托車的高比例,也引發了諸如堵車、停車不便、事故頻發等交通混亂問題。我們看看臺灣的后臺程序運行成本吧:
汽車、摩托車分流管理
1999年,臺灣“交通部”沒有禁摩,反而開始推動汽車、摩托車分流項目。
2007年,道路資源緊張的臺北縣,開始試點一系列汽、摩分流策略,并首創將摩托車專用道、優先道刷成磚紅色。
臺灣“交通部”持續收集民意,希望能改進摩托車交通現狀。
2014年,“交通部”還委托臺北市交通安全促進委員會,撰寫《和機車族對話執行計劃》。該計劃花了大量篇幅對臺灣各縣市目前的交通工程提出批評,例如建議重新檢討設計道路寬度與道路工程品質。
2015年10月,“交通部”發布《機車使用狀況調查摘要分析》,發現摩托車車主認為最需要增設的硬件設施就是摩托車專用道,其次是摩托車路邊停車位。“交通部”敦促臺灣各縣市政府應先了解民眾意向再因地制宜地制定措施。
顯然這個后臺程序更高明復雜些,也沒有小道理服從大道理,不分多數少數,只有為所有人服務的道理。雖然管理好的成本高昂,但臺灣各縣市官員想方設法滿足摩托車車主的需求,而不敢暴力消滅一種廣受歡迎的交通工具。為什么,你懂的!所以那些65%對電動車憤怒的市民們,矛頭指錯了方向,因為這不應該是市民互斗,而是我們的管理策略大都從執法者的角度出發,如何管理方便簡單不出事,而不是從被管理者的角度考慮造成的。
世界本身不是求凈的,世界是求真的,是復雜的。路邊攤有不衛生的現象,可是比超市便宜啊;淘寶有假貨的現象,但是比商場方便高效啊;電動車雖然有亂象,但是出行方便啊!
我一直不明白為何有那么多的“管”,城管、交管、運管、網管,為什么總想著要管,而不是服務?而且這些“管”,喜歡整潔肅殺的城市,而不是有趣而溫暖的街區。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兩邊都是露天酒吧,紐約自由女神下面就有一長排賣熱狗的餐車。按照這個邏輯,不看我是歌手,改聽古典音樂,不去小攤大蒜就面,改去卡布奇諾,都是小道理服從大道理,不服就要管。開三輪四輪的人開上汽車了,素質就能提高了?如果是這樣,只要把汽車一普及,我們就是全世界素質最高的國家了,這多簡單!電動車需要管理,但需要的是疏導型、服務型、智慧型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基于從如何降低管理成本為主要目標出發的方式,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出行就是共同交通和自駕,把自駕車出行當中的電動車和摩托車用戶,從他們原本道路利用率較高的工具上趕下來,出行者會怎么選擇?回到公交、地鐵里,讓那里更加擁擠?咬咬牙買汽車,讓路面更擁堵?現在這種趨勢苗頭已經出現,在第一電動的低速車調研里顯示,管制嚴的城市,如威海,更多人選擇了安全性比低速電動車更低一級的三輪“兔子”,有些子女為老年人買了不上牌照的高速車,哪個駕駛起來風險更大?需求永遠都在。你堵著它,它就會像草一樣,繞過石頭,長出來。天理即人欲,事實之真比道理之善更重要。
三輪車“小兔子”
雖然不知道這個dos命令行下去的回應,但后臺依然是在無聲運行的,程序也許會在不管不問幾年之后,一夜之間要來沒收你的私人財產。昨天能禁摩托,今天能限你的電動,那么明天當然也能砸爛更多不想管也沒能力管的交通工具。
他們先是禁止了摩托車,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喜歡摩托的排氣聲;
后來又禁止了電動自行車,我也沒有說話,因為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太慢,我不喜歡;
再后來又禁止了三輪車,我還是沒有說話,因為我沒有快遞和貨物要送;
現在他們要限制四輪電動車了,我敲下這行dos符,“c:\>cd help”。是怕再也沒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站在規范出臺的歷史轉折點上,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創新應該朝向何方?哪些企業有了成熟的思考和前期探索?為了明晰這些行業關注的熱點問題,第一電動網將在3月3日于濟南舉辦“泰山論劍——2017中國低速電動車大會”,以“低速電動車技術創新方向和實踐”為主題,與低速電動車行業和關切這一行業的人士一道,探尋發展良策,共享真知灼見。【點擊報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冰封之城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4939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