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與蔚來——一個是自主品牌汽車的領軍企業,一個是新興造車公司的代表,這兩個企業走到一起,到底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引起了外界極大的關注。
4月9日,雙方在長安汽車北京公司正式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全面且深入的合作,以共同推動智能化服務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與江淮的合作主要體現在制造層面,但我們和長安將展開全面合作,包括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和供應鏈等各個領域。”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李斌表示,蔚來與長安將成立合資公司。“可以肯定的是,我們與長安的合作,不是第二個代工廠的概念,我們將一起研究一種新的模式。”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也表示,早在兩年多前,蔚來剛剛成立的時候,雙方就開始“談戀愛”了,當時李斌也來參觀長安的北京工廠。“長安在轉型的過程中,思維、營銷模式等很多方面都需要創新和變革,在這一過程中,自己摸索是一條路,但如果有一個合作伙伴可以告訴你怎么做,形成互補,會走得更快。”
智能電動車是共同的方向
盡管雙方成立合資公司的很多細節還在探討中,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將合作研發、生產的肯定是智能電動車。在李斌看來,汽車智能電動化并不是靠一家公司就能解決的,因為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充電設施的建設、大數據采集以及高精地圖等。
“連寶馬、奔馳和奧迪都在合作了,我們有什么理由還在單打獨斗呢?”李斌認為,汽車智能化與傳統汽車的制造體系是不一樣的,因此,如果能夠成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聯盟,將有利于基礎設計建設和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
據悉,蔚來去年發布的全球最快電動汽車EP9,已經創造了紐博格林北環等4個國際知名賽道最快圈速紀錄。在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上,蔚來將發布包括EVE概念車、ES8電動SUV等車型。“在南京的試制線也進行得非常順利,按時交付高品質商品的可能性已經越來越大。”
對于長安來說,除了去年順利完成2000公里超級無人駕駛測試外,也有逸動EV、奔奔EV等多款電動車銷售。據朱華榮介紹,年底長安還將有一款電動SUV即將上市,此外,明年還將推出PHEV車型,到2020年,共有50多款新能源車型推向市場。
新興造車最后能存活兩三家?
“互聯網造車……呵呵呵……”被問及如何看待目前亂象叢生的互聯網造車,李斌發出了意味深長的笑聲,他笑稱,“大家都知道,我也是做媒體的,所以……大家都懂的……我認為,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企業,首先還是要把車造好,還是要遵循汽車行業的基本規律,再去做創新,解決用戶的痛點,如果所有基本規律都要挑戰的話,我覺得這樣的企業會比較困難。我判斷,這一波的互聯網造車企業最后能存活兩三家。”
李斌認為,由于汽車是一個非常長的產業鏈,因此對于資金的需求非常多,200億元只是一個起點,這還不包括制造。用戶不會因為你是互聯網企業就買你的車,相反還有可能因為你是互聯網公司不買你的車,因此挑戰非常大。“我認為,那些跟風的、投機的,還有沒有那么多資金的企業最后后會比較難看。”
對于自己所處的行業有清醒的認識和深刻的反思,是李斌和朱華榮的共同點。在朱華榮看來,傳統汽車行業同樣存在很多問題。傳統汽車企業的短板,就是長安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無智能、不汽車”、“無溫度、不汽車”等,如何圍繞用戶體驗這個核心,正是傳統汽車企業要思考的。
在朱華榮看來,目前汽車市場的競爭并不激烈,隨便一個新的公司傳個車,都能賣得出去,競爭激烈只是局部市場和車型,因此,初創公司是有機會的,這種機會就是滿足局部人的需求,做傳統汽車企業沒有做到的。
可以說,長安和蔚來的合作,讓我們看到了未來汽車行業發展的趨勢和雛形,那就是傳統汽車企業與新興造車企業的融合、互補與合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069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