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7月底,威馬汽車首款量產車型在新疆吐魯番完成熱區測試,迄今全部累積測試里程已近200萬公里。而威馬位于溫州市甌江口的新能源汽車智能產業園首臺涂裝大型設備也已進廠安裝。
按照計劃,八月底溫州產業園將完成所有主體廠房土建建設,全面進入設備安裝及調試階段。截至目前,威馬汽車準備量產的計劃順利而穩步。
近日,電動君又從威馬汽車官方渠道獲悉了一則消息,威馬汽車宣布,已與德國超跑品牌Isdera展開深度合作。雙方在研發、工程、產品、制造、資本等領域將相互扶持,共謀發展。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個來自德國的超跑品牌——Isdera
Isdera是德國頂級的手工超跑品牌,全稱為Ingenieurbüro für Styling, DEsign und RAcing。創始人Eberhard Schulz是20世紀歐洲頂尖的性能車設計及制造大師,其團隊對于風阻優化、輕量化和性能的試驗具有豐富的經驗。1978年發布梅賽德斯-奔馳CW 311,是唯一一輛在奔馳工廠外進行設計制造,但被奔馳官方允許使用星型標志的車,cw=0.311’的風阻系數命名了此款跑車。
威馬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表示:“我個人非常欣賞Isdera創始人Schulz先生的汽車設計和工程制造能力。Schulz過去50多年間,對汽車的狂熱與堅持以及他身上那種德國‘藝匠’特有的極致產品精神,值得我們新一代汽車人學習。與Isdera的合作,將為威馬汽車的全球化和高端化發展打下基礎。未來,威馬會不斷聚合全球優質資源,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產品與服務。”
誠如沈暉所說,兩個團隊的緊密協作,必回給威馬汽車帶去技術,工程上的關鍵性指導。Isdera團隊在風阻優化和整車輕量化上的經驗,是影響新能源產品續航能力的關鍵因素。據悉,雙方將會在2018年上半年公布具體產品規劃和未來發展計劃。
根據陸斌之前介紹,威馬汽車目前有兩支先遣部隊,除了產品設計及研發團隊,另一支就是用戶運營團隊。
用戶運營團隊主要工作就是收集用戶體驗中的痛點數據,并圍繞量產產品,進行商業模式的構建。用戶運營團隊將數據反饋給產品設計和生產制造部門,在系統里主動備料,為定制化的智能制造提供依據。兩者相互依托進行工作。
早前,威馬汽車公布了旗下首款量產車型的預告圖及部分產品信息:新車將是一款定價在20萬元區間的純電動SUV車型,其綜合工況續航里程達450公里,并且將采用C2M(Customer-to-Manufactory)的定制化生產方式,于2018年量產下線。
在電動君眼里,威馬汽車屬于踏實造車的一員,除了一些重大的新聞露出之外,幾乎找不到太多的新聞內容,在讀者的眼里顯得低調而神秘。如今路測已完成200萬公里,溫州的首臺涂裝大型設備也已進廠安裝,威馬在自己的一步一個腳印中,走的穩健,很是令人期待他的首款車型亮相。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585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