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馬,五菱宏光去秋名山了哇!”一名迪粉嘀咕著,若有所思,“那比亞迪秦什么時候去紐北(紐博格林北環賽道)呢?”
五菱宏光與比亞迪秦的梗在汽車圈傳聞已久,如今,隨著五菱宏光S1正式亮相日本某神秘地點,再次激起國內吃瓜群眾的議論:難道五菱宏光的傳說終于要實現了?
且不說五菱宏光在日本究竟執行何種任務,與“各大門派”決戰多彎的秋名山,在正常改裝前提下,重心高的宏光有著天然劣勢,想要順利摘下敗者的車牌并非易事。與之相比,“紐北跑不過秦”似乎成功幾率更大,畢竟論車型歸屬,秦與86師出同門,改裝潛力更大。
有趣的是,比亞迪近來的一個動作,似乎暗示著秦離紐北賽道真的不遠了。
智利唯一F1賽車手加盟比亞迪
Eliseo Salazar
近日,比亞迪官方宣布智利歷史上唯一一位F1賽車手Eliseo Salazar出任集團“CEO”(Chief Experience Officer),即首席性能體驗官。他也是繼奧迪前設計總監艾格、奔馳前底盤專家Heinz等之后,比亞迪吸引的又一位國際頂級汽車人才。
據介紹,Eliseo Salazar是智利歷史上唯一一位F1賽車手,也是英國F1錦標賽銀石賽道冠軍,全球唯一一名在職業生涯內參加五大賽事(F1大獎賽、勒芒24小時耐力賽、INDY 500、世界拉力錦標賽和達喀爾拉力賽)的賽車手。
另外,此“CEO”非彼“CEO”,首席性能體驗官是比亞迪為打造“542”高性能車型系列專門設立的職位。之后,Eliseo主要參與“542”高性能車型的極致體驗及性能提升工作,為用戶帶來更好的駕駛體驗。
縱觀所有自主品牌,F1賽車手加盟的僅此一家,所以就產生各種問題,比亞迪為什么邀請一個F1車手加盟?Eliseo又為什么選擇比亞迪?
能否復制塞納與本田的佳話?
其實在汽車圈,F1賽車手參與調教主機廠量產車的案例并不少見,比如著名的塞納和本田NSX。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本田決定打造一款可以與意大利和德國超級跑車媲美的車型,NSX便應運而生。本田公司的目標是使NSX成為性能與法拉利相當或更高,但可靠性更高、價格更低的超級跑車。
為研發NSX,本田投入大量時間、人力、物力和精力,甚至邀請多名F1車手試駕NSX,希望得到寶貴的改進意見,這些車手中最著名的是三屆F1總冠軍埃爾頓·塞納。
在鈴鹿賽道試駕之后,塞納為改進NSX提出很多極具建設性意見,包括車身、底盤、懸掛、制動、與輪胎搭配等改進方案。得益于這些頂尖車手的試駕改進建議,NSX鑄就了高強度車身和出色的彎道操控性能,被譽為“東瀛法拉利”。
相比塞納與本田的友誼式合作,Eliseo則是直接加盟比亞迪,合作更加徹底,理論上雙方將碰撞出更激烈的火花,以后的“542”高性能車型也更加令人期待。
將“542”打造成中國第一個性能車標簽?
一直以來,大家對自主品牌的固有印象是動力孱弱,缺乏核心動力技術,也正因為如此,使得眾多自主品牌的上攻之路總是被截胡。但是,這種現象僅存在于傳統汽車領域,如果“換個軌道”,譬如新能源汽車,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作為新能源最核心的一級零部件之一,動力電池之于主機廠遠比發動機更為重要。以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有著先天優勢,再結合獨特的垂直發展模式,使得比亞迪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同時掌握電機、電池和電控的主機廠。所以,在新能源動力總成上,比亞迪的領先毋庸置疑。
也正是因為在核心動力技術上的領先,比亞迪才可以橫向開發適應各種應用場景的新能源車型,甚至引領市場,比如純電動的士、大巴、物流車與專用車等,還有插混乘用車與軍車等。
更重要的是,這些車型并非簡單動力總成的移植,會根據各個車型的定位設置不同的性能。好比定位偏商務的騰勢,最大綜合續航已經突破400公里,近乎比肩特斯拉,而其它自主純電動車型普遍在300公里以內。還有以高性能著稱的“542”王朝系列,百公里加速5秒以內,甚至百公里加速5.9秒的秦,相比它們的價格,加速性能嚴重溢出,“542”工程徹底顛覆了自主品牌動力肉的固有認知。
所謂成名于加速,也局限于加速。“秦戰列國”和“唐戰番邦”使得比亞迪享譽內外,但更多比拼的直道加速能力,彎道操控性還有待考證。
所以王朝系列即便已經樹立了同級加速性能標桿的美名,可實際上,對于真正玩車的行家來說,其依然稱不上一輛正宗的性能車,更像一部傳統美式“直線加速機器”。
作為性能車來說,秦和唐的平臺、車身結構與外形設計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從這個角度分析,雖然已經有奔馳底盤專家,但比亞迪還缺乏對性能車和賽車操控層面更高層次的系統認知,或許這就是比亞迪邀請一位F1賽車手加盟的原因。
追逐夢想
除了掌握新能源核心技術,新能源業務大增和銷量全球領先也是Eliseo選擇比亞迪的重要原因。據Eliseo透露:他肯定了比亞迪在“542”高性能車型上所取得的成就,也看好未來電動車的發展趨勢。
根據比亞迪公布的財報,2016年營業收入達到1,034.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50.5億元,同比增長78.94%。其中,新能源汽車業務整體收入約346.18億元,同比增長約80.27%,占比亞迪總收入的比例增至33.46%。
銷量方面,根據中汽協數據,2015年,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創下61,722輛的紀錄,遠超日產、特斯拉等國際品牌,成為全球新能源車企銷量第一,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超過10%。另外,在比亞迪新能源車型銷量中,秦、唐等中高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占據86%。
2016年,比亞迪新能源車全球銷量100,183輛,同比增長62.3%,市場占比增長至13%,連續兩年蟬聯新能源全球銷量總冠軍,并創下新能源汽車歷史新紀錄。
汽車工業已經經歷一百多年,而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也有半個世紀有余。時至今日,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自主品牌也稍有所成,但我們依然從未覬覦過全球汽車銷量王冠。所以這兩個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頭銜才顯得彌足珍貴。
古語有云:“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有了技術和銷量領先的硬性基礎,比亞迪才能夠給這些國際頂尖汽車人才“帶來夢想”。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勢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599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