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近日來又成為全方位關注的焦點,雖然有關部門并沒有作出確切的規定,但是有關新能源的業界人士透露:原定于2018年的中國新能源雙積分政策或將延遲一年后執行。2018年比例為8%的新能源積分或已取消,但2019年和2020年的比例仍然維持不變。
據目前中國新能源的市場情況和雙積分的影響來看,現在很多車企還沒有做好更充足的準備。但據小編觀察,一方面雙積分政策能夠給新能源汽車帶來至少三年的黃金發展期;另一方面新能源如果延期一年執行,可以將車企帶來更長的緩沖期,有利于企業和市場的過度。雖然政策上的實施會給新能源帶來一定的黃金期,但是緩期的政策會讓新能源的形勢變得更加嚴峻,我國新能源汽車積累的先發優勢將不復存在。
簡單來說,這次是“動了真格”了,只要不達標,就要暫停傳統車的生產或進口。舉例來講,在華年銷售300萬輛的大眾汽車需要在2018年拿到24萬的新能源積分,也就是至少要銷售4.8萬輛純電動汽車,或相應數量與積分標準相符的混合動力汽車。所以,中國雖然已經形成了相對完善的新能源體系,但多以鼓勵性為主,缺乏可持續性發展,并且隨著油價的下跌,新能源需求不多,熱情不高,跟不上潮流等。而雙積分的執行,無疑是給發展新能源汽車一陣“定心劑”。
無論是合資品牌還是自主品牌,想要達標,都很難。還是以大眾為例,每年在中國的銷售量不過就幾百臺。像大眾這樣技術尚可的車企都是如此,其他車企就跟“沒門”了。于是就有一些技術不純熟,難以在一定時期推出產品的車企選擇了新能源銷量較多的自主品牌去“聯姻”。但同樣讓很多人擔心的是,投資雙方實力不均,面對強盛的外資品牌介入,是否會導致新能源的品牌導入外人只手,這還是值得討論的。
由此看來,以比亞迪,吉利,北汽,上汽這樣傳統的自主新能源車企為代表,將是很多外資的“統一”對象。其多余的新能源積分也將成為大家爭奪談判的對象,他們將成為積分市場上的大賣家。這也是自主品牌最好的反攻時期,有望奪回主戰場的一刻也即將來臨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能源觀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644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