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汽車銷售又火了!最近一周內,國內主要的三大在線二手車交易平臺,都宣布了各自的新動作。
先是人人車方面表示人人車聯合滴滴后車源快速增長,56座城市全面領先;隨后,優信集團正式推出“優信新車一成購”產品,覆蓋26個國內外主流汽車品牌,67個熱門車系、147個熱銷車型,最低只需支付車價的10%即可將車開回家;幾乎在同時,瓜子二手車和毛豆新車戰略升級“車好多”,宣布B輪融資6億美元,正式進入新手銷售領域。
6億美元的融資,也創造了目前行業新高,隨著三大巨頭的齊頭并進,互聯網汽車重新搶了共享單車的風頭,又再次重新站上行業的了風口。
不過風口至上也必然伴隨風浪,這幾天和媒體朋友探討今日二手車電商的風云變幻,有一個朋友提出觀點:這些互聯網企業都是外行,他們跨界進入傳統行業,把行業的專業性都拉低了!
在這位朋友來來除了汽車行業之外,幾乎每一個行業都能找出佐證的案例。小米和魅族跨界做手機多年,但品質和口碑無法和扎根行業的OPPO、VIVO相比;更迅速、更吸引眼球的自媒體,在專業性和深度上無法和傳統紙媒比擬;那么多互聯網電動車企業層出不窮,也沒能風頭上蓋過雅迪等廠商.....
讓我們回到二手車電商行業,其實從第一天起,就遭受了專業性的質疑,因為在大部分人眼里二手車交易涉及到嚴格的檢測體系和服務體系,是一個需要極高專業能力的行業,但互聯網企業的進入,短期內招聘了大量的員工做車檢人員,拉低了這個行業的專業性,某種程度上損害了整個二手車行業交易的口碑。
最近幾天,我也一直思考這個問題“互聯網跨界進入傳統行業,真的把專業性拉低了”嗎?因為的確這幾年因為互聯網的入局,從手機到汽車制造、從內容生產到廣告傳播、從餐飲到工業生產,幾乎每個行業都存在著“是個人都可以做了”的情況,每個行業的進入門檻都大大降低,每個行業都魚龍混雜。
這個話題,我有兩個方面迷茫和思考,今天發出來供大家參考。
生產制造環節或許不行 但信息化智能水平棋高一著
迄今為止,互聯網行業跨界進入傳統產業,單純產品生產和制造層面來說,的確沒有比過真正專注這個行業的企業。比如小米做插線板很用心,也推出了一系列的產品,但易用性和公牛比比,還是有本質的差距;雕爺牛腩、西少爺、黃太吉這種互聯網餐飲,也沒有像金百萬、西北莜面一樣被主流消費群體認可。
但互聯網企業的厲害之處在于,通過信息化和智能研發水平,可以超越或者幫助到傳統企業。前不久,百度云大會上宣布了和首鋼的合作成果,當時百度云ABC一體機對鋼材圖片進行現場預測。在10000張圖片中,百度云的鋼板缺陷分類模型的預測結果為:正常9714張、紅皮281張、褶皺3張、孔洞2張,準確率達99.98%,與人工專業檢測結果十分接近。這個案例中,百度云在鋼鐵檢測的綜合效率已經超過了傳統企業,這其實就一種全新的價值展現,百度對鋼鐵行業推出的解決方案,不但沒有拉低行業的專業性,反而在保障專業性的同時,提高了效率。
同樣對于從瓜子到毛豆,升級為車好多集團的公司來說,不應該單純的在車輛檢測和服務層面和傳統企業比專業性,而是在跟高維度的汽車后服務、大數據、用戶運營等層面,來進行升級。好在楊浩涌也明白這點,在推出毛豆的時候表示毛豆新車網作為集團的核心業務,希望能夠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在融資租賃層面對汽車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優化升級,有效幫助汽車主機廠商開拓新用戶、優化產銷流程,再造一個全新的汽車消費市場。
“業余”引領“專業” 還是專業引領專業
很多行業,都是被后來進入的非專業型選手進行顛覆改變!以房地產為例,彩生活的崛起讓業界看到了恒大和萬科競爭之外,真正應該關注的方向,以至于后期京東和阿里的房地產業務也相繼推出。我們相信,房地產領域未來改變這個行業的不是萬科、碧桂園、融創、恒大這些專業性選手,而是跨界來的彩生活、阿里、京東。
對于我們今天的互聯網行業來說,以阿里巴巴為例,也是典型的“外行領導內行,外行顛覆內行”的案例,馬云多次表示對電腦、對技術不理解,但是通過對趨勢的前瞻把握和超強的運營能力,這個外行人楞是集結、領導了一大批內行人,通過自主產品和體系的研發,改變了電商、金融、物流等多個行業。
我們回到互聯網汽車行業來看,做的最好的幾大平臺,除了二手車交易行業的三巨頭之外,汽車之家、易車、愛卡、一貓等也都是因為外行的進入,帶動了內行的轉型升級,在競爭的同時某些層面實現了內行和外行的共贏共生。而且互聯網帶來的信息流的轉變,也會不斷的調整內行和外行的角色,到底誰才是外行,誰是內行,有時候沒有明確的界定。
總之,互聯網全面跨界傳統行業的當下,一定會在某些層面降低行業的專業性,但更積極的意義還在于通過互聯網技術、渠道、平臺的引入,來實現線上和線下的融合,用更科學、高效的服務理念和體系,幫助到我們的用戶進行消費生活升級,我認為這點是最重要的。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丁道師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804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