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一般說的是純電動汽車
那么為什么要大力發展純電動汽車呢?
一、能源問題
先來看一組數據
2016年國內石油2/3是靠進口的
進口石油里有82%用于汽車消耗
也就是說
假如當前所有的汽車都是用電力
那么,能夠減少82%的原油進口量
在進口完全中斷
且國內油田產量穩定的情況下
目前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供中國維持34天
與之相比日本則是140天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戰爭很遙遠
1973年
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發生戰爭
為打擊以色列和其背后的西方國家
阿拉伯減少石油生產并宣布漲價
直接導致了二戰后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美國工業產值下降22%,日本下降14%
也讓西方國家認識到了石油的重要性
2015年
國際原油價格暴跌
短短的時間內
石油價格從115美元降到到40美元每桶
而能源占據俄羅斯一半的收入
猝不及防的俄羅斯收入大減
一下就被推向了金融危機的邊緣
近年來
美國先后挑起的幾次戰爭
阿富汗、伊拉克戰爭
等皆是因石油問題
打了幾次仗之后
石油和美元掛鉤了
也是美元霸權的基礎
石油就等同于美元
減少石油相當于減少美元的使用
而電力則不存在這個問題
火力發電所使用的煤
在中國是不缺的
五大電力集團之一的國電集團
和全球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
最近合并了
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中國已著手在能源領域的布局
二、環境污染
主流國家已先后制定燃油車退市時間表
范圍基本都在2030-2040年區間
其最終目的都是降低碳排放
減少環境污染
但中國74%的電能是燒煤產生的
電動車相當于間接燒煤
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為什么也要湊這個熱鬧呢
對比從原材料傳遞到車輪的能源利用率
汽油車僅為20%左右
電動車則能達到40%
能源利用率的優劣勢一目了然
而且在未來火力發電占比是持續下降的
德國煤電就只占發電量約40%
在源頭上控制污染也更容易
電廠都是國企
排放啥的還是可以信得過的
另外像風能、太陽能因不夠穩定
高峰期生產的能量存儲起來成本太高
電動車反過來還能當做儲能站
儲存用電低峰期多余的電量
三、智能化
現在開車已然是一種痛苦
北京的交通都能堵到你懷疑人生
同時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達到125萬
相當于每天死亡3400人
其中有80%是由于駕駛不當引起的
交通事故永遠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男人聽了會沉默,女人聽了會流淚
智能化則在堵車和安全上找到了突破口
智能汽車不是簡單的車聯網
是完全的無人駕駛,自動導航
也是新能源汽車的無上利器
今天的特斯拉配備有8個攝像頭
12個超聲波雷達
還有一個超級大腦
隨著配置越來越完善
最終一定會走向完全的無人駕駛
與之相比司機這個行業也會消失
只會在專業的賽車場繼續存在著
無人駕駛的汽車
一定與現在的差別很大
會更像智能+房子的結合
因為不需要開車
更像客廳
讓你呆的足夠舒服
想一想
在車上的時間不像現在會被浪費
可以娛樂,可以社交
在車上的時間一定會超過在家里的時間
智能化是國家整體實力的集中載體
包括AI芯片、大數據、云計算等核心技術
在越來越智能的汽車領域中
自主品牌和互聯網企業聯合也是必然的
BAT已經先后在國內車企布局
BAT是當之無愧的霸主
國內的互聯網技術
在世界上唯有美國才能匹敵
四、市場利潤
再來看一個2016年國際車企銷量的榜單
中國品牌銷量最好的是長安汽車
排在第15名
只占到第10名戴姆勒銷量的一半
與之相對的是國內汽車總銷量
早已排名第一
中國有全球最大的市場
卻沒有與之相對的實力
2016年
2800萬輛的銷量中60%以上是合資品牌
相當于至少2萬億的市場給了國外品牌
每年賺走幾千億的利潤
國內汽車市場一直不敢放開股比限制
也是因為自主車企不夠強大
汽車產業遠比想象中的要復雜
一輛汽車有2萬多個零件
底盤、傳動、發動機、變速箱技術
就像木桶一樣
只有這些全部達標
才能勉強造出一輛合格的車
要想做強
則需要更長時間的磨合
燃油車時代
市場都被西方車企把持著
在這種情況下想突出重圍何其艱難
就連在國內
也僅僅是靠近幾年SUV的大熱
才勉強戰勝外資品牌
靠的依然是低價
而在新能源領域
本來遙遙領先的對手
一下就站在了同一起跑線
讓我們看到了彎道超車的希望
新能源在動力方面有三個方向
:混動、燃料電池和純電動
混動不是終極目標
燃料電池技術不夠成熟
建設加氫站像隨時頂著個炸藥包
混動和燃料電池做得好的要數日企
做這兩個相當于給島國送錢
所以中美歐都不約而同的發展起了電動車
本來一心一意玩混動和燃料電池的日企
也有點慌了
深怕像手機一樣被中國顛覆
豐田和馬自達緊急成立了電動車合資公司
麥肯錫報告也顯示電池成本逐年下降
2010年平均價格1000美元/kwh
2016年降低到227美元/kwh
6年下降了80%
純電動汽車
關鍵技術是電池、電機
甚至永磁電機的一項關鍵材料:稀土
中國還占用絕對優勢
占據了世界95%的產量
2017年1-8月全球新能源車企銷量中
在全球的電池出貨量中
比亞迪和寧德時代則穩居前三名
五、未來
一般一個市場越成熟越難被顛覆
日本的信用卡市場很成熟
所以互聯網支付很難發展
美國的高速公路和航空交通很成熟
高鐵則很難發展
而中國的汽車市場仍然在高速發展
燃油車到新能源的轉變
帶來的是一系列的產業變革
國際格局也將會迎來新的洗牌
中國有這個市場也有這個實力
石油加工、發動機、變速箱、零部件
等產業全部會被顛覆
而電力、電池、電機等新興產業將會崛起
這輪變革中
世界制造工業的格局將會被重構
第一次工業革命是英國發起的
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則讓德國扛起了大旗
新的機遇已經到來
在這場浪潮中
德國、日本汽車制造大國的
地位也有可能不保
來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
則是這次變革的弄潮兒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創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840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