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碳聯、碳交易網等網站,發改委將于12月19日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落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全國碳交易市場啟動在即。
1.碳交易全國市場啟動在即
碳交易多年試點后,全國碳交易市場試運行啟動在即。2011年底,我國發改委批準在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深圳、湖北、重慶七個省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試點納入了電力、鋼鐵、水泥等多個行業,有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據國新辦發布會,截至2017年9月,累計配額成交量達到1.9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約45億元人民幣。試點范圍內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呈現了雙降趨勢。全國碳市場的相關制度設計正在持續推動完善中。
2.何為碳交易?
與新能源汽車積分類似,碳交易低成本高效率實現資源有效配置。與新能源汽車積分類似,碳交易作為一種市場機制減排方式,管控企業將剩余配額通過交易市場出售給配額不足的企業,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權的有效配置,達成總量控制和公共資源合理化利用的履約目標。
3.市場有多大?
碳市場將逐漸從全國現貨市場交易向期貨市場發展。全國碳市場初期以現貨市場為主,交易規模約為12-80億元/年; 全國碳市場自2017年啟動至2019年年末,均屬于初始運行期,碳價可能會相對較低,約在30-100元/噸之間,未來逐步由現貨交易向期貨交易過渡,碳期貨市場規模在600-4000億/年。
4.誰將收益?
碳資產管理公司優先受益。碳行業產業鏈包括交易所、碳資產管理公司、第三方機構、研究機構等。其中碳管理公司將率先受益于千億碳市場的啟動。
5.風險提示
碳交易政策變動風險。政策是碳市場的基礎,目前碳交易只在試點城市有運營經驗,此次碳交易全國市場啟動為初期階段,若碳交易全國市場政策再次變動,則可能會對基礎碳資產(配額+減排信用)的供需和價格產生不利影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徐云飛2017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5987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