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集團,已成了滴滴出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代工廠。這兩家不同領域間巨頭的握手,必將極大改變出行市場的戰局也將改變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格局。
高調而神秘的簽約
3月7日下午消息,滴滴出行宣布與北汽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在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定制車及充換電等領域開展業務合作。
簽約儀式現場,滴滴出行CEO程維受到了極高規格的接待。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率先集團總經理張夕勇,北汽新能源汽車總經理鄭剛等高管,出席簽約儀式。
程維說:“電動車將在共享出行領域發揮核心作用,滴滴愿和北汽集團一起加快構建運營、充換電等配套服務,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普及提供支持。互聯網+出行、新能源汽車和智能駕駛不是割裂的創新,滴滴希望和汽車廠商共建智能共享出行生態,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和運營積累,推動汽車產業升級。”
徐和誼指出:“北汽集團與滴滴出行的合作,有利于推進北汽集團產業轉型升級,以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構建新能源汽車生態圈。”
滴滴方面散發的新聞稿里措辭是:新能源和共享汽車都是滴滴重點投入的領域。滴滴意欲與汽車、能源等廠商合作,在汽車設計生產、智能駕駛技術、核心的三電技術、充換電網絡以及后市場等方面,建立新能源汽車運營平臺。
北汽集團在其官方微信中則強調:未來雙方將基于大數據和用戶洞察,開發具有劃時代價值的符合下一代出行需求的新能源汽車,持續研究面向未來的出行工具和和出行商業模式。
北汽超越比亞迪?
滴滴是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運營商,打車的日訂單量已達到2500萬單。
2017年11月,程維在出席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論壇中透露,到2020年時,滴滴將在其出行網絡中發展100萬輛電動車。中國政府的目標是截止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00萬輛。
截止2017年底,中國已擁有電動車180萬輛,滴滴出行網絡中的電動車數量則達到20萬輛。
如能拿到滴滴出行的采購大單,北汽新能源有可能取代比亞迪,成為中國、乃至全球范圍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從任何一個角度而言,滴滴的出行網絡,在未來5年之內,都會是中國電動車最重要的去向。
2017年,北汽新能源實現電動車銷量達103199輛,在全球范圍內僅次于比亞迪和特斯拉,位居第三。
在與滴滴出行的合作中,北汽新能源有一大優勢:就是它在充換電領域的嘗試。北汽是在全國所有車企中,第一家堅定不移地在布局換電站的企業。
換電模式對新能源共享出行運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此前不久,滴滴已經在電動車充電領域推出自由品牌——“小桔充電”,并與特來電建立合資公司布局充電樁。其實在此之前,滴滴已經與一家叫做時空電動車的企業合作換電站,時空電動是換電站運營的巨頭,估值已超過100億人名幣。
種種跡象表明,滴滴出行正在整合各種資源,推進中國充換電網絡的布局。而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初期,因很大比例電動車被用于出行網絡,換電站的布局將會異常引人矚目。
定制or代工?
滴滴和北汽此次戰略合作的另外一個看點是,雙方聯合研發新一代的出行工具,官方的說法叫定制車。
車評君可以簡要解釋一下定制車的內涵:首先這個車型的需求提出方是滴滴出行,其次未來的使用場景主要是滴滴出行網絡。
據透露滴滴此前已經與華東的一個車企達成了定制車合作,并且將包銷這批定制的新能源汽車。
包銷定制車具有“一箭三雕”的突出優點。
1、生產企業不愁銷路,坐擁一個穩定的大客戶。
2、定制車將極大提升運營效率。
3、競爭對手難以獲得高效的定制車型,將會在競爭處于劣勢。
這樣的合作模式,北汽新能源本質上處在了一個“代工”的位置。當然,北汽并不排斥代工,并正在兜售它的代工模式,因為這樣有助于大幅度提升供應鏈的采購量,降低零部件的成本,提升供應鏈的成熟度。
滴滴的護城河
滴滴的出行蛋糕正在迎來成群結隊的野蠻人的侵蝕。
2017年12月1日,美團升級組織架構,成立出行事業部,明確將出行列為美團的四大業務場景之一,并由王興的同學和得力干將王慧文任出行事業部總經理。
美團外賣擁有50萬的配送隊伍,還擁有酒店旅行事業群,這些業務場景顯然能夠與出行產生重要的流量協同和業務協同。
同時,美團也在堅定不移地發展自動駕駛技術,除了解決配送問題外,未來毫無懸念將會為出行業務賦能。
2017年底,程維在接受《財經》宋瑋訪問時,對美團的進攻看似輕描淡寫,然而在行動上外松內緊。
對于出行業務,程維并沒有解釋它的護城河是什么?然而無論如此,性價比、體驗和供給的規模提供,都將會是優化的方向。
在2018年,養精蓄銳一年有余的滴滴開始四處出擊。兩個方面的動作引人矚目:
1、和車企合作打造定制新能源汽車。
2、組建自有充換電服務網絡。
新能源車毫無疑問會降低成本,然而并沒有門檻。包銷的定制新能源車,是顯然的門檻。因為競爭對手難以憑空變出一款新車,哪怕是逆向研發像素級拷貝,都需要1-2年的時間。這足以讓滴滴結束戰斗。
自有充換電網絡是另外的競爭門檻。未來在激烈的戰斗中,滴滴的換電網絡毫無疑問將會屏蔽競爭對手的網約車,這將會讓美團或者其他競爭對手感到被動,在競爭處于劣勢。而龐大的充電網絡,在短期之內,非常難以復制。
相信滴滴不會只和一兩家車企合作。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建約車評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6407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