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界又傳來了好消息,在中國總理李克強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見證之下,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這段曾鬧得沸沸揚揚的“長馬戀”終于修成正果,并且誕生了愛的結晶 ——“光束汽車有限公司”。
早在之前,其實長城和寶馬就頻頻傳出緋聞,外界紛紛猜測長馬戀,但官方并未給出明確答復。
但已知的是,雙方于2016年4月18日簽署了關于探討和開發純電動汽車和傳統動力汽車可行性的保密協議。2017年2月21日,雙方還簽署了關于對MINI品牌汽車合作的可行性進行探討和評估的協議。今年的2月23日,雙方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決定將合資打造純電動的MINI。
對于這次長城和寶馬的合作,魏建軍用了一段形象的比喻。“我們有點像自由戀愛一樣,先搬到一起住,7月10日是雙方訂婚日,然后舉行婚禮。”
第一款車是獨立品牌的緊湊SUV 魏建軍坦言與寶馬是自由戀愛,他說:以前長城不是不想合資,而是輪不到我們合資,這次是真正意義上民營企業的合資,是最有質量的合資。 長城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魏建軍 新合資企業定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將在中國研發和生產電動汽車,長城、寶馬雙方各持股50%。該公司除了生產MINI電動車之外,還將為長城汽車生產電動車產品。該公司將落戶江蘇省,并在當地建立一個先進的全新生產基地。 關于合作之后車型問題,魏建軍表示,長城和BMW合資后的第一款獨立品牌車型是SUV,緊湊型,續航500km,車輛輕,電耗小,續航里程約為500公里,將于2021年上半年投產。第二款產品是MINI,面向全球市場銷售,這是MINI全球戰略的一部分,但是具體車型和生產時間雙方還在討論中。 值得注意的是,長城和寶馬合資的第一款車不是MINI,而是一個全新的產品,有幾個要點十分重要。 首先,這是一款緊湊型SUV,而且續航將以500公路為合格線,特點是輕量化、大空間、長續航,而且現在品牌尚未確定,光束僅僅是公司名,不是車牌名稱。有人猜測是否這款車會不會就是長城之前上市的歐拉,但是這款新車肯定不是歐拉。同時這款車今后會放在長城的渠道進行銷售。至于純電MINI是第二款車,放在寶馬現有渠道銷售。 MINI品牌邁向電動化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在寶馬集團的“全新第一戰略”(Strategy NUMBER ONE > NEXT)中,MINI品牌戰略性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要素是必須實現在中國生產純電動MINI汽車。 寶馬和長城成功簽約,是繼雙方在今年2月23日簽署合作意向書之后的又一個進展和成果。在英國,MINI品牌在牛津的工廠將于明年開始生產首款純電動MINI汽車。這些都是MINI品牌邁向電動化的重要步驟。 合資協議由長城汽車創始人兼董事長魏建軍與寶馬集團研發董事傅樂希(Klaus Fr?hlich)共同簽署。傅樂希表示:“通過合資合作,兩家公司的優勢和專長能夠很好地互補。我們作為電動化領域的開拓者和領導者擁有豐富經驗,而長城汽車在高效率的工業生產化方面久負盛名,我們的合作將推動中國這一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進一步發展。” 魏建軍表示:“這份協議的簽署開啟了中德企業合作的新篇章。長城汽車和寶馬集團共同致力于發展新能源汽車。通過強強聯手,我們的合資企業將加快電動汽車的推進步伐。” 就在該合資協議簽訂的前一天,寶馬集團已經宣布將與長期合作伙伴華晨集團繼續合作,進一步拓展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在中國的成功。這無疑是給華晨吃了一顆定心丸,表示寶馬并非想要換掉這個合作伙伴。 年來,華晨寶馬已經成為寶馬品牌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的基石。2017年,BMW品牌在中國市場銷售了大約56萬輛汽車,超過了緊隨其后的美國和德國市場銷量的總和;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銷量來自華晨寶馬。2017年,中國成為MINI品牌全球第四大市場,約3.5萬輛MINI汽車交付給中國消費者。 寶馬集團與長城汽車成功簽約,將在未來充分發展MINI 品牌的市場潛力,強有力地推動MINI品牌的持續發展。 長城寶馬將在哪些領域發力 在合作之前,長城在新能源領域就積極布局,插電混動將是長城在新能源領域的首個突破陣地,基于Pi4平臺打造的插電混動車型WEY P8已經上市,同時在純電動車領域,長城已經在北京車展正式發布純電動品牌“歐拉”。 對于長城而言,與寶馬的合作也是勢在必行。隨著雙積分壓力越來越大,長城必須加快在電動化領域的步伐。寶馬是再合適不過的合作伙伴。合資不僅能解決積分問題,更重要的是,與寶馬成立合資公司,對長城品牌形象、品牌高端化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而寶馬選中長城,對于其強有力地推動MINI品牌的持續發展,鞏固中國市場十分有利。 長城旗下雖然有定位高端的WEY品牌,但一直未有合資品牌合作的嘗試,能夠跟寶馬共同合作,必定能得到質的提升。 跟寶馬合作后,長城會有哪些變化?魏建軍認為,長城不會產生特別大的變化,“本來長城就是很開放的公司,只是‘穿得多了點’,我們有來自各國的人才,從研發到營銷都是全球可協同的模式在操作。” 未來長城和寶馬在供應鏈體系方面高度協同,長城的動力電池很有可能用到新產品上,長城本身的產品也不排除購買第三方的電池。技術方面,長城和寶馬雙方都有技術共享,對于提升技術的理解和標準等方面會有很大價值。 對于產能問題,合資公司規劃了標準年產能16萬輛的國際先進整車工廠——這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也是長城新能源汽車邁向國際化的橋頭堡。 魏建軍表示,國內的新勢力造車,能活下來的也就是百分之零點零幾的概率,可能性非常小。那么,能夠找到一個靠譜的合作伙伴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必然成為資源高度集中的產業,國家的戰略重視勢必將會有更多的新鮮力量涌入,但是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抑制資本的急功近利和集中優勢資源實現互補,才是正道,能否活下來還得看是否耐得住寂寞,持續給消費者提供更具價值的產品。因為無論是長城與寶馬合資,還是特斯拉國產等,對其都是極大的挑戰。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華山論劍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221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