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燃油車市場,合資品牌一直都是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的購車首選,而在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威風的卻是自主品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車型較少,補貼政策又傾向于自主品牌。隨著補貼的逐漸退坡,合資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發力的勢頭已經越發明顯。8月20日,東風日產軒逸·純電在上海、廣州正式開啟預售,新車綜合續航里程338公里,補貼后售價16.6萬元。
兩大IP加持
軒逸·純電能暢銷嗎
充裕的內部空間、舒適的乘坐體驗和良好的經濟性,讓東風日產軒逸成為最暢銷的緊湊級家用轎車之一,截止到今年7月,軒逸2018年累計銷量已達24.5萬輛,可以說,軒逸已成為東風日產的金字招牌。而軒逸·純電正是基于軒逸燃油版打造而來。新車的外觀還是我們熟悉的味道,僅在保險杠和其他細節之處做了一定改變。
說起日產的電動汽車,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LEAF(聆風),軒逸·純電正是采用了與這款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汽車LEAF(聆風)相同的日產E-Platform全球專業電動車平臺。新車電機最大功率80kW,最大扭矩254N·m。為了適應中國本土化政策,軒逸·純電采用了寧德時代電池,電池容量38kWh,綜合續航里程達到338公里,60km/h等速續航達到389公里,百公里綜合工況電耗低至13.8kWh。快速充電下,0-80%需要50分鐘,慢充則需要8小時充滿。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帝豪EV450、比亞迪秦EV450等自主品牌競品車型的綜合續航里程均在400公里以上,快充時間(0-80%)僅半小時,軒逸·純電在消費最關心的續航和充電在不僅沒有優勢,售價還比自主品牌高2萬-3萬元。字面上來看,軒逸·純電產品競爭力略顯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軒逸·純電同時擁有軒逸和聆風兩大IP的加持,并不缺品牌溢價和流量。同時,合資品牌擁有更強的研發能力和更好的制造工藝,軒逸·純電的未來究竟會如何?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繼承軒逸精髓
完善售后服務
在空間方面,軒逸·純電擁有2700mm的軸距以及510L后備廂空間,為載人與載物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而在舒適性上,Multi-Layer人體工學座椅、方向盤加熱、前后排座椅加熱等功能,可以為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感受。
在智能科技方面,軒逸·純電則配備了智能安全NISSAN i-SAFETY和智能互聯NISSAN CONNECT兩大核心科技,從行車及行人安全,到智能語音控制、車載全時導航、遠程實時監控等用車操作上,讓消費者體驗到更加便利、安心、可靠的用車生活。
針對消費者所擔憂的電池壽命問題,軒逸·純電不僅運用了LBC電池管理系統提升電池壽命,還為每位購車用戶提供3年12萬公里整車保修、電動車關鍵零部件8年12萬公里保修、8年20萬公里電池衰減保修服務。
為了解決消費者的充電焦慮,軒逸·純電SYLPHY Zero Emission為購車用戶免費贈送及安裝充電樁,并提供了一鍵搜索充電樁服務。另外,東風日產還為軒逸·純電用戶提供便攜式應急充電線和24小時緊急救援服務。除此之外,東風日產特別推出整車3年55%保值回購的服務政策,緩解了消費者對電動汽車保值率較低的擔憂。
寫在最后
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就在全球遙遙領先,2015-2017年幾乎都以全球三分之二的銷量占絕對性優勢。在今年1-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有權威機構預測今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突破百萬,眾多合資品牌顯然無法輕視這個巨大的市場。
▲ 此前被曝光的大眾朗逸電動版
一汽大眾寶來電動版,上汽大眾全新朗逸電動版已經確定將在不遠的未來與大家見面,一汽豐田卡羅拉、廣汽豐田雷凌的插混版車型也即將到來。面對攻勢越來越猛的合資品牌以及補貼的退坡,自主品牌未來的日子還能好過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5423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