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在7月20日北汽集團新聞發布會上說的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三個關鍵詞:全面新能源化、不玩燃油車、北汽沒戲。從目前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北汽集團已經將全面新能源化作為北汽自主的創新之路,徹底放棄傳統燃油車。在國家大舉進軍新能源道路時,北汽不惜一切完成轉型,將“全副身家”都押在純電動汽車上,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這種做法十分激進。
而背靠北汽集團的北京新能源經歷半年的“借殼”之旅,即將登陸資本市場。8月24日,SST前鋒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驗資報告》,其內容也顯示北汽集團等35名交易方持有的北汽新能源100%股權過戶手續及相關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已完成。可以預見的是,北汽新能源完成借殼上市后,將成為北汽集團全面新能源化戰略中的關鍵一環。此外,北汽新能源的上市也將促進北汽整車業務板塊A股和H股的打通,實現全面的資本化和證券化。
自此,北汽新能源上市只差臨門一腳。然后在資本助力北汽新能源上市的背后,面對接連殺出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補貼款“退坡”一年更比一年狠,離資本市場盡在咫尺的北汽新能源面臨補貼縮水、銷量急劇下降的困境,業績堪憂。質疑聲撲面而來,北汽新能源還能撐得起原本期望的千億估值么?
一鼓作氣完成前鋒股改
從過去半年時間里前鋒的重組推進節奏來看,北汽新能源與時間賽跑的心態很明顯。自2017年12月起,北汽新能源派駐管理層進入前鋒股份董事會,1月中旬,原北汽新能源董事會秘書胡革偉被選舉為新任前鋒股份董事長,并隨即組織召開了關于股權分置的股東會。此后經歷了證監會對于重組方案的詳細問詢,包括北汽集團內部的同業競爭、北汽新能源的業績狀況,以及發展前景等。在兩個月內先后完成雙過會后,層層沖關的北汽新能源有望在三季度末前完成上市,而這一節奏將有效的為北汽抵消今年6月12日啟動的全新補貼退坡政策帶來的風險。
據了解,現有的股權結構中,北汽集團持股32.89%,仍然作為大股東控股,同時其它股東包括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孚能科技等電池供應商,大洋電機電機電控供應商,渤海活塞等零部件供應商,甚至還包括龐大汽貿、奇虎360等。其中,置入資產北汽新能源100%股權評估值為288.5億元,已經全部過戶至前鋒股份;前鋒股份也已完成對北汽集團所負的置出資產交付義務,擬置出資產評估價值為1.87億元。
而這一步完成后,SST前鋒也將摘掉“股改釘子戶”帽子,蛻變為A股“新能源整車第一股”。道哥說車了解到,前鋒股份是目前A股市場上僅有的兩家尚未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之一。雖然其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股改方案,但十多年來一直沒有下文,一直到去年,前鋒股份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的回復還是“目前股改沒有新的進展”。而在股改方案發出后,一位投資者在股吧里感嘆道:“操作前鋒已逾20載,近10年來受盡煎熬、折磨,其辛酸苦辣,想想都是眼淚,如今苦盡甘來,揚眉吐氣,在此與鋒友們舉杯慶賀,祝愿大家生活更加精彩,美好!”
有熟悉北汽的證券人士表示,“就借殼重組上市而言,北汽做的是比較徹底的,把資產都清算干凈了,這會減少之后環節的壓力。”不過除此之外,除了由北汽負擔的重組方案推進,前鋒還有諸多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包括層出不窮的訴訟賠償,目前賠償額已經累積到7400萬元,這部分賠償將由之前的股東承擔。
加速升級應對“補貼退坡”
雖然北汽新能源“借殼”上市正在加緊推進,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新政不斷推出,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對以中低端車型為主的北汽新能源將帶來較大沖擊,不僅導致補貼款減少,而且還直接影響北汽新能源的整車銷售情況。
數據顯示,今年6月,北汽新能源所有車型銷量僅為9664輛,排在比亞迪和上汽乘用車之后,位列當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第三位,而在今年5月,北汽新能源還排在當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首之位。業內人士認為,這與今年6月12日發布的新能源補貼退坡政策不無關聯,新政的落地意味著新能源車正式結束了補貼的過渡期,這也迫使消費者選擇更高性能的新能源汽車,北汽要想緊跟市場就必須加快產品升級速度。
為此今年下半年北汽新能源將陸續推出續航里程更高的定位緊湊型純電SUV的EX5、定位小型純電SUV的EX3以及EC系列的繼承者EC3,借此淘汰此前續航里程較低的EC180和EC200。此外其還與業內有“代工皇帝”之稱的麥格納達成戰略合作,聯合打造一家高端電動車制造工廠。這家工廠除生產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之外,還會為其它車企提供代工服務。據知情人士稱,這里的“其它車企”至少包括奇點汽車和滴滴出行,甚至有消息表示,此次北汽新能源+麥格納,是要做汽車圈里的富士康,北汽新能源開放共享的生態將會借此做得更大,有利于其保持行業現有領先地位。
除此之外,在雙積分政策的倒逼下,2018年的新能源市場還將迎來外資企業的全面進攻。北汽新能源對于2018年新能源市場的嚴密布局是否能夠對抗外資企業的入侵?通過借道前鋒股份“登陸”A股市場為北汽新能源后續大展拳腳增添了新“糧草”,但在激烈的市場中,北汽新能源后續發展如何,能否實現其目標中的千億元市值,我們將持續關注。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5828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