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警惕宣傳。”這是美國汽車經銷商協會(NADA)主席衛斯·魯茲(Wes Lutz)對報道新交通趨勢和技術的媒體的提醒。
10月,魯茲在汽車新聞協會(APA)于底特律的演講上,說太多擁有財力的公司或在共享、自動駕駛和電動車方面有既得利益的企業正影響著相關話題的走向,出現了3種對交通出行趨勢的描述:
1. 人們不會再買新轎車或卡車,而是更傾向于使用共享服務。
2. 可以依靠自動駕駛汽車來消除交通死亡事故。
3. 經銷商不得不“被拽著、踢著,掙扎著面對電動化變革”。
“每一種說法聽起來都沒毛病,但事實是,這3種情況都建立在虛假的偽裝之上。這些故事是由那些有明顯動機、能從中獲益的人提出的,即使真相不是這樣,他們也不會直接說出來?!濒斊澖o出了這樣的解釋。
▲衛斯·魯茲(Wes Lutz)
魯茲引用今年8月美國汽車協會公共安全基金會(AAA Foundation for Public Safety)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對上述第1種情況的描述,即共享出行比擁有私家車的成本更低的說法提出了質疑。
這項研究得出的關鍵論點,說的是“在美國,城市鐵路網絡布局最大的20個地區中,如果把共享服務當做出行首選方式的話,那么需要支付的費用至少要比開私家車多1倍,更多時候,成本會增加1倍以上?!?/p>
具體來說,AAA在監測25萬次個人叫車服務之后發現,使用此種方式的年花費為20118美元,而如果是在相同地區開自己的車出行的話,每年的成本是10049美元。
如果用城市來作比較的話,僅使用Uber或Lyft出行的情況下,在達拉斯出行最便宜,每年只需支付16944美元,而在波士頓出行最貴,需要27545美元。
按照魯茲的想法,這些信息本該出現在報刊的頭版,但卻沒有被廣泛傳播出去。“因為這些數據否定了共享出行更便宜、人們不會再買車的核心觀點,要是Uber和Lyft更貴,就會有人繼續買車,汽車產業也不會消亡?!?/p>
另外,魯茲引用了美國交通專家布魯斯·夏勒(Bruce Schaller)近期的一項研究,稱Uber和Lyft出行服務增加了交通擁擠程度,“這是因為大多數選擇Uber和Lyft的人本來就沒想自己開車出去,而是作為坐公交、騎車或步行的替代品。”
▲交通擁擠
他認為:“日常出行上,人們開的還是自己的車,如果需要使用叫車服務,他們也會用。這其實不是變革,而是一種升級?!?/p>
對于自動駕駛是提高交通安全的必要條件這一項,魯茲拿出聯邦政府公布的數據進行討論。
數據顯示,美國每年37000名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中,97%是因人類操作失誤引起的。然而,美國司機的行駛里程超過3.2萬億英里,也就是說兩起死亡事故間隔了近9000萬英里。
▲自動駕駛事故
“理論上,自動駕駛汽車會更安全,但我們無法證明,因為還沒有足夠多的數據來證明它是否安全可靠。”魯茲說,“現實情況是,人類完全具備駕駛的能力并且還會變得更好?!?/p>
以現有情況來看,駕駛輔助技術可以幫助司機提升駕駛水平,所以他建議應該把數十億資金用在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上。
至于第3種描述,說經銷商不愿銷售電動車,魯茲認為這并不準確。
作為密西根杰克遜市的克萊斯勒、道奇、Jeep和Ram經銷商,魯茲提出一種情況,說只要客戶詢問,就會根據需求賣給客戶任何他們想要的產品,“不要說是電動車了,要是有用烏龜作動力的車,也有客戶想買,我們也會賣給他們。只要有需求,我就要把這種產品展示出來。”
電動汽車將削減經銷商的服務收入這一點,魯茲也不贊同。在他看來,不論是燃油車還是電動車,都需要輪胎、剎車、懸掛和電子系統等配件,正是這些共通環節帶來了巨大的收入來源。
在懇求汽車媒體挑戰那些想要延續這3種說法的公司時,魯茲的要求是“用證據展示出他們沒有告訴你的東西”。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7804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