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的局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不可阻擋的腳步,而當眾多造車新勢力入局之后,更是掀起一陣陣波浪。目前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開始進入了量產交付的階段,那么新能源汽車盈利問題成了當下關注的重中之重。
要知道,近年來,各大主流汽車廠家都在增加對新能源方面投入;例如通用、大眾、福特、奔馳、寶馬……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已布局新能源車,而蔚來、威馬、小鵬等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的崛起,則加劇了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
充電焦慮既是遏制點,又是突破點
對于新造車勢力來說,大多數都還沒走上盈利的道路,其一是因為量產車還沒有下線,二是銷量尚未達到盈虧平衡點。新造車勢力還沒盈利大多數是這幾個點,例如研發經費太多、銷售不理想,當然銷售不理想是因為目前考慮純電動汽車的消費者大多會顧慮充電網絡尚不完善等;目前純電動汽車電池容量尚未成熟,續航焦慮成了一大難題。
此外,由續航問題所引申出來的充電網絡不完善問題,也成了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可以說,如果不能快速建立完善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新能源汽車就不能在短期內真正的突破能源瓶頸,得到真正的發展,更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盈利;就算有資本的加持也無濟于事。換句話說,充電網絡建設是新能源汽車必經之路,也是未來盈利關鍵。
汽車售后利潤大增,新能源汽車送充電套餐
充電網絡等問題也促使新造車勢力積極的投身于充電網絡的建設中。例如蔚來汽車稱將要在北京五環內建設“比加油站還密集”的充電站網絡。小鵬汽車在廣州市天河中山大粵保中心廣場超級充電站已經投入使用大半年時間;并且2018年在十多個一二線城市完成簽約100個超級充電站。那么問題來了,一部汽車的利潤有多大,讓眾多造車新勢力不顧一切的投身于充電網絡的建設中?其實不然,這里面的利潤遠比賣一臺車多得多。
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其實可以參照傳統燃油車的思路,目前,中國汽車保有量已突破2億輛大關,汽車后市場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這種變化已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2015年前后,有近200億元的資金開始進入汽車后市場,雖然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波動,經歷過三年的布局,汽車售后在汽車銷量出現了“寒冬”時,卻依舊置身于春天之中。管中窺豹,據蔚來汽車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18年度蔚來汽車的“其他銷售額”比上季度實現了同比25.8倍以上的高速增長。而這個增長的主要來源,就是第三季度安裝“家用充電樁”的收入。
【寫在最后】
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們之所以要加入到充電網絡的建設中去,一方面是為了解決自己生產出來的汽車賣出去后無法便捷充電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窺竊新能源汽車龐大的售后服務行業,其實新能源汽車企業就像我們的移動、聯通、電信,如果未來某家企業能成為“超級充電網絡運營商”,那么這家企業是否已經不可阻擋?換句話說,如何吃下新能源汽車售后這塊蛋糕,成為各大汽車車企致勝的不二法寶。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笑寒松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200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