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接入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下稱動力電池溯源平臺),從2019年8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將無法獲得合格證。
在11月23日召開的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18年會上,北京理工新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溯源管理部經理葛付林對動力電池溯源管理體系建設進展作了介紹。
《想拿國家補貼,還要過新能源汽車監測平臺關》
一文中指出,如果過不了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管理平臺(下稱新能源汽車管理平臺)的關,就拿不到政府補貼。有業內人士透露,要獲得補貼,是部分企業主動接入該平臺的一大原因。
而對于動力電池溯源平臺,所有企業生產的新能源車型,不論符合補貼條件與否,都需在過渡期內接入,否則將無法獲得合格證。過渡期指的是今年8月1日至明年8月1日,為期12個月。
今年7月3日,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下稱動力電池溯源管理規定),自2018年8月1日起施行。
該規定稱,建立“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與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綜合管理平臺”,對動力蓄電池生產、銷售、使用、 報廢、回收、利用等全過程進行信息采集,對各環節主體履行回收利用責任情況實施監測。
動力電池溯源管理規定施行時間
來源:中汽研《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解讀
同時,自規定實施之日起,
新獲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下稱公告)的新能源汽車和新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口新能源汽車實施溯源管理;
規定施行前獲得公告的新能源汽車和取得強制性產品認證的進口新能源汽車,自規定施行之日起,延后 12 個月實施溯源管理。如逾期仍需在維修等過程中,使用未按國家標準編碼動力蓄電池的,應提交說明;
汽車生產企業(含進口商)對已生產和已進口但未納入溯源管理的新能源汽車,在規定施行 12個月內將相關溯源信息補傳至溯源管理平臺。
動力電池溯源管理規定施行近4個月,企業接入情況如何?葛付林告訴《電動汽車觀察家》,目前,部分企業已經接入動力電池溯源平臺,但還有部分企業沒有接入。他提示企業要盡快接入,需要補報的企業也應在過渡期內完成補報。
如果沒有在過渡期內完成接入,會對企業造成何種影響?接入動力電池溯源平臺與否和補貼掛鉤嗎?
葛付林表示,目前,是否接入動力電池溯源平臺并未和補貼掛鉤,但和合格證掛鉤,平臺方面已經拿到了一批合格證。如果相關企業沒有按時間和規定接入,有可能受到整改處罰,具體要看管理部門在過渡期過后的處理情況,他說。
新能源汽車管理平臺和動力電池溯源平臺均由北京理工大學承建,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負責建設和運行。據悉,兩個平臺主要呈現的分別是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的動態和靜態信息。2019年,新能源汽車管理平臺將進行擴展,以加強對車輛(尤其是動力電池)的安全監管。
截止2018年10月底,接入新能源汽車管理平臺的新能源汽車超過140萬輛,接入動力電池溯源平臺車載管理模塊數據(API接口和EXCEL導入)的企業為73家。(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214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