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里總是充滿這樣的畫面,道路上行駛著造型奇特的汽車,往往還帶著各色的霓虹呼嘯而過,但聽到的卻不是發動機的轟鳴,而是電動車的電流聲。
顯然,幾乎在每個人的想象中,未來就該是這樣的,電作為能量源驅動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取代了傳統的內燃機。只是,在我們的思維力,這樣的未來還遠得很。
因此,當我們看到各個國家政府,發起了對禁售燃油車的各種提議、計劃時,我們會打心底里得抵觸。因為燃油車在過去,和未來的相當一段長時間里,仍然使我們最可靠的伙伴。
但就在最近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大人物們,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均表達了“盡快明確燃油車禁售時間表”的建議。并表示這是國際趨勢,中國應當走在前面。這兩家在新能源汽車行業舉足輕重的企業,用“催促”般的提議,其初衷和用心完全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吃相很是難看。
話雖難聽,但仔細想想,如果沒有政策的引導,何時才能實現“保護環境,節能減排”這樣宏偉的志愿呢?就目前中國的汽車市場來看,今年1月至10月,1-10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282.6萬輛和2287.1萬輛,產銷量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0.4%和0.1%。而新能源車卻高歌猛進,同比分別增長了70%和75.6%。
美好的數據背后,是消費者的痛苦,電動車成了名副其實的“電動爹”。不過汽油車車主也不好過,光今年的油價就經歷13次上調,9次下調,1次擱淺。漲漲跌跌到最后用車的成本終究還是更高了。我們就這樣陷入了一個汽油車快開不起,新能源車卻開不遠的尷尬節點。
政策本是用來引導市場的,但現實環境的發展卻讓大家越來越抵觸,抵觸那些從政策中獲利卻投機取巧的企業,抵觸那些靠著新能源風口圈錢,把造車當成資本游戲的企業,也抵觸那些借著政策綁架消費者的企業?!皬澋莱嚒北居幸豢毯芎玫臅r機,但這些車企卻只走了彎道,沒做到超車。
我堅定的相信,未來一定屬于電動車,但這個未來離我們還很遠。而政策的引導也一定是必須的,但借著政策洋洋得意的企業,最終還是走在最后的那一個。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大頭說干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27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