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一定會有長安福特一席之地,長安福特也一定會回到優秀企業的發展水平上。”
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長安汽車董事長、長安福特董事長張寶林表示。
長安福特成立于2001年4月,從2003年1月首款產品嘉年華上市到2016年,長安福特的發展還算順風順水,也抓住了中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大好機遇,取得了快速增長,并創下了年產銷近96萬輛的銷量峰值。
但從2017年開始,這家企業卻突然告別了增長,進入了市場下滑的窘境之中。2018年,其銷量進一步下滑。前10個月,長安福特銷量跌幅超過48%。
張寶林指出,企業的發展并不是以一個速度線性向上發展的,經常會在一段突飛猛進之后然后進入調整期,有高潮也有低谷,這都是正常的。所以,長安福特當前的現狀也只是暫時的。他相信,只要戰略目標清晰、措施得當,再加上雙方母公司的大力支持,長安福特能很快走向正軌。
“現在,長安福特需要一點時間來證明,而這個時間合理講應該是三年。”他說。
非一日之寒
從2016年達到巔峰的近96萬輛年銷量,到最近兩年的銷量下滑。
長安福特到底怎么了?面對這樣的疑問,張寶林對此并不避諱。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拋開市場競爭加劇的外因,他將之總結為三個內因:
其一,產品的迭代速度不夠快,投放的節奏沒有策劃好。
100多年的汽車產業發展表明,汽車產業發展的核心戰略還是產品戰略。從2003年首款產品嘉年華引入中國市場,到2016年,長安福特累計在中國投放了12款全新的產品,累計銷量超過600萬輛。特別是在2012年到2015年的這段時間里,他們密集推出的7款新產品,讓長安福特的發展速度極速狂飆。
2016年,其近96萬輛的年銷量距離車企夢寐以求的百萬輛門檻僅咫尺之遙。
然而從2016年開始,除了4款改款車型,長安福特沒有一款全新的產品投放市場。而這與其他品牌大量投放新產品,以及中國市場無新品不增長的市場發展新趨勢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其二,福特品牌傳播推廣沒有深入人心。
張寶林認為,福特有著100多年歷史的品牌沉淀,在全球范圍內都有著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但與其他合資品牌相比,福特優良的品牌在中國市場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和認可,沒有做到深入人心,品牌形象也比較模糊,反映在產品市場銷量上,也與其行業地位并不相符。
其三,長安福特市場及管理存在短板。
“在前幾年長安福特產品力比較強、銷售形勢較好的時候,公司對整個營銷體系、經銷商能力建設等方面的關注和培育不夠,較好的市場表現,掩蓋了一些深層問題。當市場出現波動,產品力下降的時候,營銷短板就顯得比較突出,在銷售不利的局面,長安福特營銷團隊打硬仗、啃硬骨頭的辦法不多。”張寶林說。
現在,長安福特的股東雙方已經對于這些問題有了充分的認識,并高度的達成一致。
《汽車商業評論》了解到,自去年以來,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長安汽車和福特高層的溝通頻率有明顯的增加,甚至從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徐平開始,都直接參與到這些工作當中來。
春暖需幾春
對于長安福特存在的問題和應對措施,“雙方溝通的力度明顯加大,涉及的內容明顯增多,溝通的效果現在已經初步的顯現出來。”張寶林說。
這可以體現在幾個方面。
· 首先是戰略層面。
2017年12月5日,福特發布了“在中國,為中國”的2025發展計劃。
到2025年底,將在中國推出超過50款新車型,其中包括8款全新SUV車型,至少15款福特和林肯品牌電動車型,實現在華營收額比2017年增長50%的目標。
2017年12月7日,長安汽車也與福特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框架協議,就雙方在產品、銷售、采購、研發、新興業務等領域達成了進一步深入合作的約定,實現合作伙伴關系的戰略轉型和升級。
2018年10月,福特更是重新定位其全球業務,將中國市場升級為獨立運營的業務單元,與北美市場并列的兩大核心市場,直接向全球總部匯報。
張寶林認為,福特這樣的調整,對長安福特未來快速響應市場、決策效率上都會有積極的意義。
· 其次是產品層面。
2018年年初,長安福特先后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車型蒙迪歐PHEV,中期改款新福睿斯,11月8日剛剛上市的全新一代福克斯,以及明年年初將要上市的入門級全新SUV領界。
可以說,陸續的新產品投放重新激活了福特品牌的市場聲量,也給經銷商、消費者和長安福特自己帶來了信心。
此外,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傾聽中國消費者的聲音,并應用在產品研發上。在這一點,福特在觀念轉變上也正在發生變化。過去幾年,在這方面做得并不好。
以新一代福克斯為例,作為一款曾經在中國市場大獲成功的車型,有著它獨特的印記。
新產品在配置上、科技感、操控等方面都進行了提升,同時,長安福特不希望這款車只停留在操控、可靠、安全上,而希望它也是一款時尚、充滿科技感的車型,讓福特品牌不再是傳統的美國車印象,而是重新樹立為一個更懂中國的品牌。
像ST-line三廂福克斯的打造、福克斯內后視鏡下USB充電接口,后排空間的拓展、旋鈕換擋、后排空調出風口等都體現了中國消費者的聲音和訴求。
“我們希望福特不僅僅增加的是產品數量,而是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向中國市場提供更多他們喜歡的、有競爭力的產品。”張寶林說。
一方面,這要依賴于福特提升中國本土化的研發能力,使長安福特的產品技術研發部門能夠先期介入福特產品的開發流程中去,使更多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聲音、中國的元素融入到福特開發的流程當中;
另一方面,是雙方加強合作。
“長安在自主創新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我們也以一種開放的思想、心態,愿意在未來的產品開發當中,跟我們的合作伙伴共享包括整車平臺、動力系統、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的資源。”張寶林說。
· 第三是營銷及人才層面。
2017年底,長安福特組建全國銷售服務機構(NDSD),并于今年7月1日已經正式運行。
張寶林認為,NDSD機構的成立,旨在整合福特乘用車資源,提升福特品牌統一形象,提高市場反應速度。同時,NDSD在高層團隊組織上,引進了精英人才,雙方母公司的本地精英人才也加入營銷管理層團隊,還要擴大吸收各界優秀人才的范圍,要向社會公開招聘更多的優秀人才,把他吸納到銷售公司去。來推動戰略實施,重振銷量。
《汽車商業評論》從經銷商處了解到,目前NDSD的成立,在經銷商管理與業績考核上,與以往有著較大的不同。如庫存的管理、任務的下達、商務政策的制定與考核,越來越能夠傾聽經銷商的聲音。
同時,張寶林希望NDSD要盡快完成新組織下的流程梳理、完善,高效率的開展各項工作。充分發揮當前的先進工具,快速應對市場、響應市場、在營銷推廣上大膽創新。
· 第四是效率層面。
張寶林指出,中國市場過去的產品更新周期是6年,現在已經縮短到4年,甚至有更短的趨勢。
長安福特在中國市場一定要樹立一種效率為先的概念,快速的應對中國市場的變化,快速的為中國消費者服務,快速的打造優秀的、經典的產品。
有了對自身問題的深刻認識,從戰略共識、戰術執行等多個維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就不難了。張寶林堅信雖然未來幾年中國車市會進入微增長,甚至不增長、負增長。但3000萬輛規模的中國汽車市場仍然具有梯次結構方面的互補性,這是長安福特的外部機會,而福特2025 50款新車計劃以及中國市場的升格將是福特加足馬力、奮蹄揚鞭的內生驅動力。
扭轉頹勢、實現新的跨越,張寶林給出的時間是三年。
困難很大,但我們欣喜的看到,長安福特正在努力的改變,對于未來是否能夠實現他所期待的發展目標,誰也無法斷定。但可以斷定的是,長安福特若不改變,由市場所判定的出局將會更早到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商業評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832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