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肯錫公司研究人員稱:新的電動車正在向全球范圍內120個城市進行推出,并且指出EV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與同等中小型內燃動力汽車相比要高出12000美元。
高成本價是現在電動汽車行業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如果不降低成本,擴大市場,增加銷售量,那么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并不樂觀。
如何才能降低成本呢?更改汽車設施?
然而這樣高額的成本價并不是沒有解決方案的,麥肯錫認為,原始設備制造商可以通過更改汽車中的設施來降低電動汽車的成本,大概可以從7100美元降低到5700美元。
但是這樣的改進,并不是意味著,制造商要降低設配的質量。如果以降低質量的方式來降低成本,這樣并不是一個長久之策,并且往往會導致更大的問題出現。
全力投入到專用EV平臺
除此之外,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式,那么就是汽車制造商可以將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專用EV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支持OEM不必從現有的架構上來修改相應的電子器件、電動機或者電池等。
這也就使得設計成本步驟簡化了,設計成本也降低了。由此可以節省2400美元,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
優化城市交通=節約成本?
此外,麥肯錫還提出了另外一個節省成本的方式---優化城市交通。節約汽車生產成本與優化城市交通有什么關系呢?這個問題就涉及到EV提供的可用范圍與平均車輛行駛里程的關系。
據研究人員指出,美國城市人口的VMT是每天20英里,但是由于城市交通道路的路線等問題,他們的VMT就將會達到30英里。這就導致了人們認為EV應該具有相當于160英里范圍的電池容量。
但是這個電池容量高達50千瓦時,如果優化了城市交通,那么EV所需要的電池容量就為40千瓦時。這樣的電池與50千瓦時的電池相比,更加的節能省電,可以節省1900美元到2100美元。
EV與內燃動力車仍有差距,價格or性能?
除此之外,麥肯錫還建議原始設備制造商與更多的電氣化公司進行合作,共同開發更加完善的EV平臺以及一些共享生產設施。由此可以降低工程成本,大約可以降低15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此外也可以提高產量。
總而言之,即使電動汽車制造商堅持了以上方案,總共節省了7100美元,但是EV與內燃動力車之間仍然存在4900美元的差距。
2025年EV市場才可全面獲利
但是對于電動汽車的未來發展而言,麥肯錫表示在2025年,由于全球經濟規模的改善和電池成本的降低,EV的成本也會有所降低,因此可以實現每輛車的利潤達到2%到3%。
在此筆者認為如果EV行業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那么他們就必須要做出很多改變,比如需要大量的研發高端技術,以此節約汽車成本,增加銷售量,提高銷售額。
本文作者是GARY S. VASILASH,內容來源為autoblog,com,本文著作權歸作者所有,由智電汽車原創編譯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051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