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焦慮這種心情可能很多純電車主都感同身受,然而作為特斯拉車主,大概會輕松一些,甚至會發出“國外的月亮比較圓”這樣的感慨。但是現在,他們的優越感可能要收斂一些了。
就在上月最后一天,特斯拉公布了國產版model 3的價格并開放預訂。460公里的續航符合預期,32.8萬的起售價侵入了BBA的中級車領地。用一臺寶馬3系的錢去買一臺純電車,值嗎?
[對象]國產特斯拉model 3
2019款 標準續航后驅升級版,32.80萬
[試車/評測]三個司機非典型專業試駕團隊
并非剛需,新司機欣賞為主
小偉哥:混合動力,哪怕是插電的,我都能接受。但要是給我一輛純電動車,即使高端如特斯拉,我還是心慌慌。
一般買純電動車的,都是家里已經有了一部燃油車,等于是改善型需求,體驗下新能源順帶用環保理念安慰下自己。這對我這新司機顯然不適用,所以我還是以欣賞為主。
這臺460公里續航的model 3進口版是37.7萬,而國產版是32.8萬,看起來動力空間配置什么的完全一樣,國產的能便宜4.9萬元。但其實車子減配了,最明顯的就是進口版有AutoPilot輔助駕駛系統,而國產版需要花2.78萬元來加裝,算起來只便宜了2.12萬元。夠雞賊的!
30多萬的價格,我都能買到寶馬3系和奧迪A4了,雖說特斯拉的品牌力也不比BBA差,但人家是有了BBA以后再買一臺特斯拉玩兒票,何況一直以來純電車的自燃概率就高于燃油車,最近又接二連三發生自燃事件,買特斯拉,不,是買純電車這件事,一定要謹慎啊!
雖然國產版model 3要半年到10個月才能交付,暫時還沒法體驗,但估計跟進口版無甚差別,體驗是非常棒的,只是前幾個月特斯拉大降價還記憶猶新,雖然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但也讓人不禁想問,32.8萬的價格能挺多久?
獨一無二,女司機愛冒險
楠姐:這個市場上有很多復制品,但特斯拉往往是被復制的那個。
Model 3讓我想起理想ONE,后者看起來無懈可擊,比如續航800公里,比如中控四塊大屏,比如寬敞的7座布局,但和特斯拉比起來,它就是缺少了一點什么。
區別在于,特斯拉直面這些問題,比如充電,超級充電站至少是一個解決之道,雖然它不完美,但羅馬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你不能因為某些問題不好解決就繞開它,這樣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特斯拉致力于改變某些東西,而其他產品則致力于迎合某些東西,甚至可以這么說,它們致力于迎合特斯拉已經改變過的某些東西,所以這就是特斯拉作為一個開創者的魅力吧。
還比如在設計上,Model 3取消了前進氣格柵設計,也許你會認為,哦,它取消了這個設計,但在此之前,其他車型(具體并無考證)并沒有這么玩過,對吧。諸如此類還有它的中控設計,奉行極簡主義,所有功能集成在大屏當中,這種設計已經并不新鮮,但特斯拉好像是第一個這么玩的。
這就給大家造成了一種期待感,下一次這個品牌還會玩出什么花樣來?的確它身上有很多負面,比如自燃問題,比如無人駕駛,尤其是后者,在具有隱患的同時,特斯拉還是無人駕駛測試里程數最高的品牌,同比那些沒出事故的品牌,它顯然是最靠譜的。
當然這個新物種也有著傳統車型的精明,比如內部空間相當優秀,既來自于它與車長不相匹配的超長軸距,也來自于取消了變速箱,傳動軸等傳統部件。
所以即使拋開它的加速能力,用一輛Model 3取代一輛3系,為什么不呢?
一個現象,老司機愛另類
杜大爺:用一輛Model 3替代3系,為什么不呢?
國產之后的Model 3所謂的價格優勢有點聊勝于無,就入門版來說,便宜了4.9萬,但少了Autopilot輔助駕駛,選裝價格需要2.78萬,所以最終也就便宜了2萬多。至于國產車型是否能拿到補貼,目前無法確定,這取決于國產車型是否用國產電池,但這同樣沒準兒。
另外是提車問題,國產版本需要等到年底,進口車型則有現車,新上市的入門級車型預計在6-7月底也可以提車。
業界的聲音也普遍認為Model 3的價格高了,包括小鵬汽車的老大也在微博上拿性價比說事,并表達了對自家產品的底氣。
當然這建立在沒有把品牌效應列入考慮的前提下。現在問題大概是特斯拉Model 3不一定非要把3系,C級和A4L當對手,而是這些車把Model 3視為對手,在北美市場,Model 3在某些月份的表現已經超過這些產品,而每每在傳統燃油車企推出電動車新作時,媒體的聲音也趨向于“圍攻特斯拉”之類的調調。
因此特斯拉有點類似“一個現象”,即使你同樣百公里加速4、5秒,并具有駕駛輔助功能,或者同樣簡潔中控設計,但大家往往認為,看,多像特斯拉。
而談到性能,它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同樣越發根深蒂固,而且在操控性上它并不輸于3系這樣的高手,龐大的電池組并沒成為一種負擔。所以,用一輛Model 3替代一輛3系,為什么不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三個司機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235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