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氫能源問題沒有完全解決之前,電動汽車仍然是這個階段汽車發展的大趨勢,從今年5月份的銷量情況來看,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9.4萬輛,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9.5%,1-5月累計銷量為42.8萬輛,同比增長56.3%,雖說增速放緩,但依舊是在持續上漲,這也說明消費者對目前的電動汽車已經開始慢慢接受。
一個月增長不能說明什么,連續增長就能引起重視了。一直以來對電動車較為保守的合資品牌也逐漸開始發力,且不說法拉利、瑪莎拉蒂、布加迪等超豪華品牌開始布局電動車,就說平民一點的大眾,今年3月份也開始布局電動車領域,且開放平臺。
對于電動車市場這個大蛋糕,誰都想來分一杯,在五月份銷量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前十名中,僅有帕薩特PHEV一款合資車型上榜,可見合資車型在這一板塊兒還未完全發力。
但不是不發力,作為混動技術實力較強的日系兩田,開始了大動作。
6月7日,豐田在東京正式宣布在電動化領域的最新合作,且未來將從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家企業采購電池,以加快向電動汽車的轉變。豐田表示,預計將能夠提前5年達成其電動汽車(包括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全球銷量增至550萬輛以上的目標。目前,寧德時代、比亞迪所供應的電池將主要用于豐田在華銷售的電動汽車上。
這是豐田首次對外正式公布電動車戰略,一直在混動市場、氫能源市場耕耘的豐田汽車開始發力電動車了。
相比起豐田在電動車布局,本田則更早。在去年的北京車展上,本田發布2025電動化戰略,今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車型,也就是理念VE-1,規劃2025年之前推出20款純電動汽車。
規劃很美好,真的會按照規劃發展嗎?
在筆者看來,豐田、本田想要分一杯美羹是可以憑借實力的。從近幾個月日系兩田的銷量情況就可以看出,在整體車市環境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這兩家車企依然能夠穩中求進,絲毫未受影響,有序的推出新產品,且每一款產品都能獲得不錯的市場反響,可見不管其產品實力還是市場口碑都非常不錯。
另外,豐田、本田兩家在自己的混動領域大家都耳熟能詳,比如卡羅拉雙擎、卡美瑞雙擎、雅閣銳混動等等混動車型市場接受度非常高,混合動力技術原理要比純電動汽車技術原理難度要更大,從國內市場上早期多以純電動為主,插電混動、輕混都很少就可以看出,豐田、本田在掌握難點后,純電動技術方面則要簡單得多。
而且,他們在純電動汽車方面已經有多年的積累。
以豐田為例,2016年底,豐田汽車就成立了EV視野規劃部,由豐田掌門人章男親自負責,2017年豐田正式宣布:到2020年,將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到2025年旗下所有車型均將推出純電動版車型,到2030年該公司超過1000萬的總體銷量至少有一半是新能源汽車,其中純電動要超過100萬輛。
全球最成功的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因為頻繁出現事故使得豐田對鋰電池現在的技術并不看好,一直在潛心研發固態電池。2017年10月,豐田宣布投入200余人加速研發固態電池技術,豐田開發出全固態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為400Wh/L,豐田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電池大約能在2020年實現商業化應用。
雖然說現在豐田與寧德時代、比亞迪達成電池合作,意味著豐田固態電池研發受阻,但也只是時間問題,核心技術還是有掌握。本田也不例外,從理念EV車型厚積薄發則可以看出,表現出來的不作為恰恰是在等待一個時機。
沒有任何一個廠商可以完全自主造車,都需要通過與合作伙伴共同創造,豐田聯手國內兩大電池廠商,本田也在今年的亞洲CES上公布了與中國新創車企的一些合作項目。優勢互補才能使強者更強,除了豐田、本田之外,包括大眾、奔馳、寶馬等車企同樣在積極擴大朋友圈。
隨著在混動領域的兩個強者加入純電動汽車市場,這個本來就已經很激烈的市場將變得更加恐怖,以往只要聽到特斯拉國產的消息就擔驚受怕的情形,可能沒有比日系兩田入局更為可怕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2897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