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補貼時代,在分析增程式汽車到底有沒有機會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增程式汽車的競爭對手到底是誰?純電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傳統燃油車?小編覺得,在不同的市場,增程式汽車的競爭對手會有一些差異。
在限牌和限行城市,競爭對手主要還是來自于純電和插電混動,而在一般二三線城市,競爭對手主要還是來自于傳統燃油車。那么問題來了,這些競爭格局,會因為補貼的取消而改變嗎?不會的!畢竟不管補貼在不在了,消費者購買汽車的動機是不會改變的。
當補貼取消之后,純電動汽車的整體成本壓力確實要高于增程式汽車,畢竟按照2019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政策,增程式汽車是劃歸到插電混動類別的,整體補貼力度肯定是要低于純電動汽車的。小編這里想問的是,如果補貼真的取消了,純電動汽車真得會漲價嗎?小編給出的答案是:不會的,并且越往后發展,純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只會越來越高。從這個角度分析,在無補貼增程式汽車相對于純電和插電混動汽車而言,并沒有太多價格上的優勢。同樣,在后補貼時代,由于不存在補貼了,增程式汽車相對于傳統燃油車而言,競爭力反而有所減弱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在無補貼時代,增程式汽車的機會來了,這個說法是站不住腳的。那么到底什么因素才有可能導致增程式汽車機會會真正到來呢?
純電續航里程無法得到質的提升,充電便利性依然存在痛點
只有當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依然存在,且充電并沒有那么便利的情況下,主打沒有里程焦慮的增程式汽車,相對純電動汽車而言,才有勝算可言。但問題是,動力電池儲能技術和充電便利性問題,同樣也會阻礙增程式汽車的普及,從這個角度來說,增程式汽車就會顯得有點尷尬。同時,增程式汽車的里程無憂,更多是通過燒油實現的,這還是有違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心,從長遠來看,增程式汽車應該算是一個過渡產品把!
增程式汽車成本控制是先決條件
增程式汽車存在兩套系統:發電系統和電驅動系統。這兩套系統的存在,勢必會導致相對同級別其他燃油車型而言,整車成本肯定會大幅增加。相對于插電混動車型而言,由于動力電池容量要大幅增加,從而導致整車成本也會更高。這也是為什么,插電混動車型可以做到20萬以內,而目前市面增程式汽車普遍價格都在30萬左右,包括寶馬i3,理想ONE和金康SERES的SF5。所以增程式汽車想要有機會,成本控制是第一位的。
小結
現階段,包括后續幾年內,如果想要通過節能環保這個點打動消費者,從而購買新能源車型,還是有難度的。對于增程式汽車而言,想要有機會,只有不斷通過技術迭代,成本控制,優化自身駕乘體驗,提升產品質量和穩定性,在面對其他車型時,方能有些許勝算,至于和補貼的有無,小編覺得關系不大。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汽車情報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57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