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2018年及之前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
圖 2 2017 年及之前中央財政補貼決算金額
圖 3 2017年新能源補貼決算詳細情況
圖 4 2018年產銷及補貼分車型詳單
有圖1~4可以計算出十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國家級補貼總額2054億。這些數據都是有據可查的,而地方補貼,無法查詢詳細,通常按照國補的一半,總額也在1000億。而2019年國補總額預計在320億,地補取消。也就是說從2009年到2019年底。十年間全國用在新能源補貼總額在3374億。數據偏差20%以內。而累積銷量301.1輛。加今年汽車銷量140~180萬輛。取中間值,累積補貼450萬輛,平均每輛補貼7.5萬。
在最近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工作會議中,某高G定調宣布,過去的十年新能源汽車產業路線是成功的,其理由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占據全球50%以上。并堅定低執行純電動路線到2035年實現燃油車逐步退市。
這些高G及行業大咖的論斷,就如同某些貪污腐敗的高G將自己的寶貝子女送到國外留洋,數年過去他們子女在外國揮霍無度,不學無術。留學歸來繼續啃老,但他們為了面子,仍對親朋好友稱贊自己子女,說好歹拿了個外國文憑,為國爭光。
的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位居全球前列,可這些都是錢堆積出來的。而過去十年,并沒有選擇最好的技術路線去發展新能源汽車。
什么樣的技術才是最佳技術路線呢?
我們從電池技術發展,成本等角度來考慮。
圖 5 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及成本發展趨勢
有圖5知道動力電池的由2008年7000元/度,降低到2020年1000元/度。按照電池典型壽命80%的充放電次數計算,取2000次充放電壽命位典型值。
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經濟學依據是什么?
依據是電能源比燃油要經濟。
燃油按每升7元、30%的燃油內能化為車輛動力。折算為電力價格每度成本2.68元。而電池系統每度電容量的成本在1000~7000元。電池使用壽命在3000~5000次。假設充電度電成本在0.6~1.8元之間。按充電價格0.6元、電動車每使用一度電可以節省2.08元。1000~7000元每度電容量電池系統成本計算、充放電500~3500次可以回收電池成本。按充電價格1.8元計算,電動車每使用一度電可以節省0.88元,1000~7000元每度電容量電池系統成本計算,電池充放電1136~8000次可以回收電池系統成本。
由此、電池系統壽命典型值2000次,按2.08~0.88差價計算,生命周期內回收電池成本是4000元/度,或1600元/度。也就是說2012年到2015年見就可以讓新能源汽車跟燃油車競爭。
怎么競爭呢?提供一個國家的貼息電池貸款,發展增程式電動車。
具體做法如下,假定每輛車上有160公里的純電續航,超過100公里里程純電續航就開啟增程模式。按百公里耗電20度,每輛車上需要電量為32度。按2012年電池價格需要12.8萬,給購買增程式的車主提供12.8萬的貼息電池貸款。車主購買的增程式電動車購車款扣除電池款后,只有一個小功率的發動機+發電機,其成本低于大排量燃油車。而車主的電池貸款可以通過油電差價回收。也就是說。如果中國當初選擇增程式為發展路線,提供電池貸款。新能源汽車相對于燃油車2012年就具備了競爭力。
而發展新能源增程式汽車,提供電池貸款。車主通過每月分期付款,就如同使用燃油車的加油費購買電池。當然車主需要12.8萬的貸款利息,這些利息通過國家的個稅免稅額度減免。絕對不會出現騙補的情況,而對于車主來說他們用的是自己掙的錢,勞動所得。國家通過免稅鼓勵他們使用新能源汽車。這樣的補貼總額遠低于當前的政策。
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被耽誤了十年黃金發展時期,還要繼續往錯誤的路線上走嗎?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LY說新能源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75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