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發展也有十幾個年頭了,根據國家規定動力電池的質保周期8年或12萬公里,那么第一批,動力電池即將面臨退休!
我們了解到,一輛小車的電池包里面大概有4到5千個鋰電池,而且據不完全統計,到2020年電池的報廢量將達到28萬噸。電池如果退休以后處理不當,將會引起燃燒或者是爆炸的情況出現,同時那對環境的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如何能夠充分的回收利用也越來越重要!
據了解,在2017年就制定了動力電池4項相關標準,分別為: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拆解規范;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規格尺寸;汽車動力蓄電池編碼規則;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而這其中在車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標準種明確指出,對動力電池回收實施階梯利用和再生處理。
根據國家規定,車企是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回收的責任主體,廠家會依托4S等建立電池回收網點。一般來說,回收網點在回收到廢舊動力電池后,會將其送回車企,車企在初步鑒定后,依據電池衰減程度,將它分別移交給當地指定的梯次利用企業或回收利用企業。比如對于衰減率小于20%的單體電池送回動力電池生產廠家可以繼續利用在動力電池組當中。如果衰減率在20%-70%,可以對單體電池重新包裝利用,使用在一些對電池要求不高的產品上。對于衰減率大于70%的單體電池直接移送給單體電池分解企業。
除了被梯次利用的電池之外,剩下的70%左右都需要被拆解處理。一般是通過對單體電池進行全面的放電,再進行徹底的拆解或者粉碎,最后通過化學方法將電池板上的正負極材料還原成純金屬。像現在主流的三元鋰電池回收之后,會獲得大量的鎳和鋰等稀有金屬以及銅鐵鋁等附帶金屬,最終再將這些金屬送回給上游企業。
總結
從目前的趨勢來說,對于動力電池的回收行業的標準化作業還是有待提高的。雖然國內目前也有很多的電池回收企業,但是回收效率普遍不高,所以想要更更好的發展必須要完善整個產業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氫云鏈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800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