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車迷都或多或少了解些80年代WRC B組的傳奇故事,奧迪毫無疑問是那個時代的開拓者和統治者。quattro四驅技術的誕生讓奧迪成為了B組的神話,也讓它走在全球豪華品牌陣容的前列。
其實不只是奧迪,動力和底盤方面的尖端科技一直都是豪華品牌的立足之本。然而,電氣化時代的到來,讓汽車的動力和底盤結構變得更加簡單、更加高效,豪華品牌在這方面的領先優勢不再像以往那么明顯。對此,奧迪要如何應對?2018年,奧迪發布了首款純電動車e-tron,在這款車上,我們可以看到奧迪對于如何打造電動豪華品牌的思考。
奧迪e-tron采用了最大功率達313kW、最大扭矩664N·m的雙電機系統,整體性能堪比跑車, 這也使其從靜止加速到100km/h僅需5.7秒,再輔以電機的快速響應,e-tron可以帶來超越以往的駕駛樂趣。說到動力系統,就不得不提電池安全。而電池安全的主要依賴于液冷系統,e-tron搭載了由四個液冷回路組成的熱管理系統。相比液冷管路橫貫于電池之間的常規結構,e-tron的熱管理系統效率更高,散熱/加熱更均勻。同時,該系統還可以根據車輛負荷以及行駛環境的不同,以多種工作模式對電動機、動力電子設備和充電設備進行冷卻。其中,熱泵系統可以可將高達3kW的有效熱損耗運用于空調系統,提高整車能量利用效率,進而使e-tron的續航里程增加10%。熱管理系統最主要的功能是為動力電池服務,得益于此,e-tron的動力電池能夠始終保持在25-35℃的最佳效率范圍,提高充放電效率,延長電池壽命,提高車輛適應性,并保證電池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e-tron電池組采用的是軟包電池,這種電池有著比能量高、電化學結構好、循環壽命長等諸多優點,而其最大的優點就是擁有更高的充電效率。相比特斯拉120kW超級快充,e-tron的超級快充在全球范圍內最高可達150kW,30分鐘即可完成 0-80%的充電。由于電池涓流效應的存在,電動汽車在進行最后20%的充電時效率會迅速下降。當然e-tron也是如此,但從充電功率曲線來看,e-tron在結束時的充電功率仍然高達50kW左右,比競品車型高出約30%。無論是軟包電池熱管理效率,還是快速充電效率,e-tron都基于頂尖的技術做到了業內第一。
作為奧迪全面開啟電動化戰略布局的首款先導產品,e-tron最大的亮點就是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該系統在奧迪40余年四驅技術的經驗基礎上進行了全新的電氣化升級。
雙電機的布局讓e-tron打造出全新的四驅形式——傳統的傳動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軟件形式的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
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僅為傳統機械結構四驅系統1/4的反應速度,它能夠不停地分析駕駛情況,迅速給予四條輪胎最適合當前路況的驅動力矩分配,這一連串的動作完成時間僅為30毫秒。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閃電般的響應速度可以保證e-tron在任何地形、任何天氣下都能擁有最佳牽引力和操控性。
在普通工況下,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傾向于為后輪分配更多的動力以實現最高的驅動效率,如果駕駛者深踩加速踏板,發出更強的動力輸出請求時,系統會將更多動力分配給前軸。而在冰雪路面行駛時,系統能夠根據車身動態提前預測轉向過度,也就是甩尾的發生,并根據預測分配驅動力矩,保證車輛的行駛穩定性。而當車輛發生轉向不足,也就是推頭時,集成了操作控制器和車輪選擇扭矩控制功能的中央懸掛控制裝置,會輕微制動負荷小的內側車輪,從而使外側車輪獲得更強的驅動力,車身隨之得以調整至可控的狀態。
得益于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更加出色的適應性,e-tron提供了自動、舒適、動感、高效、個性化、全路況和越野7種駕駛模式,充分滿足不同的駕駛風格和路況的需求。
為了配合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的進化,e-tron還加入了漸進式轉向系統及電子底盤平臺控制的前后五連桿懸架,打造出更強的彎道適應性,以及更精準的轉向。其中,空氣懸掛的加入可以讓e-tron根據駕駛速度、駕駛員偏好、路況的不同,將車身高度進行76毫米范圍的調整。在高速行駛時上,車身可下降26mm,而在“越野”模式下,離地間隙可以增加35毫米。如果駕駛員再打開 “Lift”功能,車身可額外再抬高15毫米,為e-tron提供更強的越障能力。
以quattro電動四驅系統為核心的底盤科技,讓奧迪對自身優勢進行了再次強化和鞏固,而e-tron儼然樹立起汽車電氣化時代的豪華標桿。除此之外,e-tron還在更多的地方進行了升級,提供了諸多先進的車載科技,以應對未來電動汽車市場激烈的豪華車領袖之爭。

在奧迪一百多年豪華車的制造經驗和理解中,豪華的打造不應該只有強勁的動力、出色的底盤和奢華的用料,還應該有無微不至的人性關懷。e-tron搭載了一塊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除了可以顯示傳統行駛的儀表界面,還支持顯示地圖導航信息。而高分辨率的屏幕素質,可以將導航和車輛信息全面呈現,減少駕駛者視線的轉移,提高行車安全性。
在當下的汽車設計趨勢中,顯示更靈活的大尺寸屏幕正在取代反饋清晰、操作方便的實體按鍵,不過,觸摸交互給盲操帶來了一定難度。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多看一眼屏幕才能知道操作是否成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e-tron中控臺上的MMI雙觸控屏在觸控時,會通過聲音和振動給予操作者反饋確認。同時,以黑色作為主色調的UI界面能夠減少夜間駕駛時屏幕帶來的光線干擾,有效保障行車安全。另外,駕駛者還可以通過語音控制系統操作車內的多項功能,而e-tron不僅可以理解日常用詞,還能識別很多帶方言口音的語句。
針對車主最常使用的導航和充電環節,奧迪打造了Car-to-X與路徑規劃器功能,該系統可根據以往路線,智能化給出建議目的地,且顯示有充電條件的合適路線。除了交通狀況,路線計算還能夠考慮到電池的電量,預計到達時間以及所需充電時間,提高用車便利性。
與此同時,奧迪還推出了為移動出行打造的My Audi APP充電服務,該服務可實現搜索、導航、充電、支付、評價等20余項功能。當然了,這些服務建立在完備的充電網絡上。《電動大咖》了解到,到2019年底,奧迪的充電平臺將接入12萬+充電終端,覆蓋城市數量達200個以上。智能導航功能與充電服務的組合拳將消除e-tron用戶的充電焦慮。
另外,e-tron裝備的迎賓燈、矩陣式LED大燈、四區恒溫空調、空氣質量包、雙層風擋等尖端科技配置,能夠進一步帶來全方位的奢華體驗,這些貼心、富有情感溫度的科技功能都展示出奧迪對豪華電動汽車的理解和詮釋。我們購買汽車的目的是為了更便利地出行,但隨著當今城市擁堵愈發嚴重,駕駛反而變成了一件極易讓人煩躁、疲倦的事情。為了讓我們重新找回駕駛的輕松感、愉悅感,奧迪為e-tron配備了先進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其搭載的中央駕駛輔助控制器由五個雷達傳感器、六個攝像頭、十二個超聲波傳感器和激光掃描器組成。沒錯兒,這套硬件和全新A8上的完全相同,這也就意味著,e-tron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硬件也可以實現L3級自動駕駛能力,能夠在大幅提高駕駛安全性的同時,顯著緩解擁堵路況和長途駕駛產生的疲勞感。
e-tron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擁有三大核心功能——轉向輔助、車道輔助、自適應巡航輔助。其中自適應巡航輔助系統除了擁有加速、制動、保持速度、保持車距這些目前主流的功能外,還能夠自動檢測車道標記、路邊建筑物和相鄰車道的車輛。例如,在施工區域內,e-tron會根據限速自動調整速度。如果車道變窄,無法并排通過兩輛汽車,自適應巡航輔助系統能夠自動偏置車輛位置,使車輛安全、順利地通過狹窄路段,這些高階功能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L2級自動駕駛系統所不具備的。
一般來說,L2級自動駕駛系統控制速度的方式比較簡單粗暴,會對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產生較大影響。但e-tron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一旦啟用,即可與效率輔助系統相互協同,對傳感器數據、導航數據、交通標志進行綜合評估,讓e-tron在駛入彎道、城鎮、轉彎和環島前等復雜路況時,預先進行減速和加速,將車輛行駛狀態保持在較為柔和的狀態,進而保證了續航里程以及乘坐舒適性。
不僅如此,e-tron對智能駕駛的定義沒有僅僅局限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之內。即便e-tron沒有開啟自適應巡航輔助功能,效率輔助系統也能夠利用雷達、攝像頭和導航系統圖來檢測交通環境和路線,通過預測提示和自動能量回收來使車輛保持在最為經濟的駕駛模式。當駕駛環境具備開啟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條件時,e-tron則能夠在儀表盤和中控屏上發出提示。針對路況復雜的城市工況,e-tron搭載了交叉輔助、后方交叉交通輔助、變道和出口警告,能夠在城市駕駛中,為駕駛者帶來更多便利性。值得一提的是,e-tron的能量回收系統也加入了智能化設定,當駕駛者選擇將能量回收設定在自動模式時,系統會根據駕駛情況自行調節能量回收強度,并以最適應環境的方式回收能量,減少駕駛者親自作出決策、調整設定的煩擾。

除此之外,e-tron還搭載了預防式整體安全系統,系統可檢測來自前方、后方和側方的碰撞危險,并啟動安全帶束緊、車窗關閉、發出警告信號、懸掛調節等針對性保護措施,為了車內乘客提供多一層的安全防護。不難看出,在e-tron身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只是整車高智能、高安全的其中一環,更深入的環境感知能力和更強大的分析能力,讓e-tron還能夠對續航里程和駕駛風格進行優化。e-tron這些對智能功能的再升級展示的正是豪華品牌的態度,而不是像很多車企單純地將供應商提供的硬件和功能整合在一起。
如今,很多造車新勢力品牌也將自己定位于豪華品牌,但其交付到用戶手中的產品,卻頻頻出現品質問題。在奧迪看來,科技配置也不應該是豪華的唯一標準,消費者更不應該為不成熟的產品買單,嚴苛的制造標準和可靠的產品品質是不可動搖的底線。
而高品質的豪華車離不開高標準的工廠,高標準的工廠更離不開靠譜的工人和先進的設備。e-tron誕生于奧迪電動汽車生產中心——布魯塞爾工廠,這里的生產團隊人數近3000人,平均生產經驗達19.3年,這些生產人員豐富的制造經驗和熟練的操作技能,為制造搭載諸多尖端科技的e-tron奠定了基礎。
而在硬件設施方面,e-tron的安裝工序均在智能生產線上完成,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設備能夠將e-tron的電池組精確地安裝在底盤結構上,確保每一輛e-tron的生產、組裝、下線、測試等過程都井然有序,且滿足最嚴苛的生產標準。除傳統的車身車間、組裝車間和涂裝車間外,奧迪布魯塞爾工廠設有現代化分析與預批量生產中心,能夠將生產區域與技術研發無縫連接,從設計到生產的全環節確保e-tron的高品質。
而在國內,e-tron將由一汽-大眾奧迪工廠負責生產,為此,一汽-大眾建成了國內最高標準的實驗中心以及完整的研發體系。一汽-大眾五地六廠的布局中,已經實現了豪華車產業鏈的快速復制,無論是質保體系、供應商體系,還是管理體系,這些工廠均達到國際一流水準,為e-tron以及其他國產奧迪車型的高品質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位在一汽-大眾奧迪負責焊接工序的工程師曾告訴《電動大咖》:“在國內,一汽-大眾奧迪焊接車間的生產標準和制造水平無人能及,無論是質量還是速度都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寫在最后
1980年,全球首款全時四驅車型——奧迪quattro在日內瓦車展亮相,后來,“quattro”這個單詞成為了奧迪的招牌,并后綴在很多車型名稱的后面。如今,e-tron也出現A6L e-tron、Q2L e-tron等電氣化車型上。而作為獨立車型出現的奧迪e-tron,毫無疑問將會像奧迪quattro一樣成為奧迪迎接新時代的技術旗艦。
作為標志奧迪電動化時代品牌重生的宣言式車型,e-tron正在為奧迪打開新時代的大門,以全方位的豪華科技開啟奧迪新的未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大咖·新能源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kol/99333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