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以色列公司NoTraffic研發了一個全包式交通管理平臺,支持V2I(車到基礎設施)通信,可實時優化信號控制交叉口。該系統基于一個即插即用的人工智能傳感器智能網絡而打造,能夠將每個信號控制交叉口轉換成智能交叉口。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用戶就可實時管理交通流量。
(圖片來源:NoTraffic官網)
此種主動式方法與感應式回路交通探測器等如今常見的交叉口技術形成對比,感應式回路被安裝在地下(很難升級或更換),能夠像金屬探測器一樣感知汽車。而且此類交通探測器還受到交叉口固定時間計劃的限制。雖然該探測器可以將交通燈的持續時間縮至最短或盡量延至最長,但是無法凌駕于交通燈之上,即使該方向上并沒有車輛駛來。
NoTraffic的系統將AI部署在網絡邊緣,能夠降低安裝和維護成本,并讓交叉口能夠為車輛做好準備,而不僅僅是對車輛做出反應。
NoTraffic在交叉路口的各個方向都安裝了AI傳感器。NoTraffic的計算機視覺研究員Yoav Valinsky表示,此類設備采用了英偉達Jetson平臺和GPU加速框架,以融合計算機視覺與雷達,大約每秒可處理15次數據。
此類傳感器還集成了基于專用短程通信(DSRC)以及蜂窩網絡車到一切(C-V2X)技術的網絡車輛功能。DSRC是車輛與基礎設施之間的無線通信信道系統,而C-V2X技術可以讓車輛、基礎設施以及任何相關實體之間進行通信。
NoTraffic的設備能夠在邊緣探測并分類所有道路使用者,包括汽車、公共汽車、卡車、自行車和行人。然后,經過處理的數據流入優化引擎中,引擎安裝在交通信號燈控制柜中,而大多數交叉口早已安裝了此類控制柜。
引擎中的數據被用于優化和管理交通信號燈,無論是在單獨的交叉路口還是整個城市網絡中。通過將引擎置于離操作點更近的位置,NoTraffic的邊緣系統節省了帶寬,并降低了的延遲,實現更快的計算速度。
NoTraffic將每個交叉路口的數據安全地發送至云端,以進一步進行處理,并優化城市交通網絡。此外,NoTraffic還將信息顯示在城市工程師的設計儀表盤中,用于進行大數據分析、遠程監控交叉路口、執行新的交通策略。
該系統的實時分析能力提供了碰撞預測的功能。NoTraffic的業務發展總監Ilan Rozenberg解釋表示,該傳感器裝置計算車輛的速度、加速度和方向,因此可以推斷出車輛何時互相看不到對方時,何時可能會相撞。
傳感器能夠對車輛進行分類也使其能夠為特定道路使用者提供優先權。如果一個城市希望為公共交通或工作日早上學校周圍交叉路口的行人提供優先權,城市工程師能夠在儀表盤上輸入相關交通策略,NoTraffic的系統會自動進行更改。
NoTraffic是英偉達Inception初創公司孵化器項目的成員之一,目前專注于美國市場,而且在美國多個城市和縣開展了試點項目。NoTraffic每年可減少2700小時的延誤,在每個交叉路口減少了33噸的碳排放。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秋云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0462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