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為了改進大尺寸觸摸屏、LED燈面板以及安裝在窗戶上的紅外太陽能電池,美國密歇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在讓塑料具有導電性的同時,也讓其變得更加透明。
(圖片來源:密歇根大學)
研究人員打造了一種三層防反射表面,幫助其他研究人員能夠在塑料導電性和透明度之間實現最佳平衡。此種具有導電性的金屬層夾在兩種“介電”材料之間,能夠讓光輕易地透過,而此種介電材料能夠減少塑料和金屬層造成的反射。
領導該項研究工作的是密歇根大學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教授Jay Guo,他表示:“我們研發了一種方法,制出具有更高透明度和導電性、低霧度、優異柔韌性、易于制作以及與不同表面具有良好相容性的涂層。”
此前,Guo教授的團隊已經證明,可以在塑料板上增加一層金屬,讓其具備導電性,如增加一層很薄的銀,本身就可以將透光率減少10%。
光通過塑料的透光率略低于玻璃,但是利用防反射涂層可提高其透明度。Guo教授與同事南京理工大學兼密歇根大學客座教授Dong Liu意識到,還需要制作一種具有導電性的防反射涂層。
該研究小組選擇的介電材料是氧化鋁和氧化鋅。在靠近光源的一側,氧化鋁反射回光源的光比塑料表面反射回的光要少。然后是金屬層,由銀和少量的銅組成,只有6.5納米厚,最后是氧化鋅,能夠幫助將光引導進入塑料表面。有些光在塑料與空氣接觸的相反面會被反射回來,不過,總體而言,光的傳輸性比單單只使用塑料要好,透光率達88.4%,而只使用塑料的透光率為88.1%。
有了上述理論成果,該小組預計其他研究人員也能設計出類似的“三明治式”的柔性高透明導體,而且其中導體比單使用塑料的透光性更好。
關鍵是要選擇合適的介電材料,然后計算出每個介電材料的厚度,以抑制薄金屬層的反射。一般而言,在塑料和金屬之間的材料應該具有較高的折射率,而靠近顯示屏或光源的材料應該具有較低的折射率。
Guo教授還在繼續推進該項技術的發展,正與人合作一個項目,將把太陽能電池中的透明導體安裝在窗戶上。此類導體能夠吸收紅外光,并將其轉化為電能,同時留下可見光來照亮房間。此外,Guo教授還提出,可以制造能夠融化冰的大型面板交互式顯示屏和汽車擋風玻璃。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秋云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2202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