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主題為"構建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的華為第18屆全球分析師大會在深盛大開幕,來自國內外各行各業的嘉賓和專家出席并分享觀點。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與會表示,智能汽車將是未來10年萬物互聯的最重要應用場景之一,華為未來企業發展戰略是要做汽車界的” Intel inside”。
投資10億美元 提升智能駕駛應用能力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擁有百余年發展歷史的汽車產業,正迎來顛覆性變革的巨大契機。面對中國年銷售近3000萬臺,全球8000萬臺的超級大行業, 徐直軍表示,華為的戰略是做汽車界的”Intel inside”,幫助廣大合作伙伴”造好”車,造”好車”。同時, 華為將在2021年繼續加大在智能駕駛領域投資10億美元,不斷提升智能駕駛在汽車行業的應用能力。
他表示,汽車產業是個龐大的市場,當前按照每臺車1萬元的智能前裝設備測算,中國每年也將有3000億的市場規模。目前,華為已陸續與北汽新能源、長安汽車和廣汽集團展開戰略合作,但并不是每一臺應用了華為智能設備的汽車都會有華為的標識,而只有采用到一定技術水平和戰略合作的產品,才可使用華為標識。
致力打造智能網聯汽車部件提供商
業內人士表示,日前華為內部也披露了 “關于智能汽車部件業務管理的決議”。該文件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隨著汽車產業與ICT產業的深度融合,智能網聯電動汽車正成為人類社會新的革命性發展引擎,其影響遠遠超出兩個行業本身。
據了解,華為推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新品牌“HI”。HI提供強大的算力和操作系統,包括三大計算平臺(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和智能車控計算平臺),以及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華為正致力于打造智能汽車行業的零部件供應商,不斷贏得整個行業或該行業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就像傳統燃油車的BOSCH,為各大互為競爭的主機廠提供核心部件如變速箱等,無論各大主機廠的市場份額如何變化,作為核心供應商的BOSCH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值得關注的是,當前的汽車行業集中度并不高。從全球范圍來看,就像豐田、大眾這樣的大品牌,在全球市場中的占有率也很少超15%。一旦華為親自下場造車,首先是原來的戰略客戶將會變成競爭對手,從而丟失大部分B端客戶。同時,而終端零售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市場份額難以預料。
智能汽車是ICT行業與汽車行業融合的產物,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加速,基于ICT的硬件和軟件將在未來汽車行業中發揮更大價值,這就是華為進入智能汽車領域的根本原因。
與此同時,未來自動駕駛實現的那一天,汽車行業生態將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首先,大部分消費者將不再追求”擁有”汽車,大家更容易接受"使用"汽車,到那時即使擁有零售品牌又有多大意義? 屆時全球汽車銷售量將會大規模減少,汽車共享將會大行其道。而擁有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對于用戶數據的強大管理處理能力,則遠比擁有制造能力更有價值。
談起自動駕駛,徐直軍則表示,自動駕駛的汽車要能識別周邊的環境,才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能,目前華為的自動駕駛已在上海的實際環境中運行超1000公里以上。另外,華為還將在上海車展期間,陸續展示企業的自動駕駛成果,屆時公眾也可到場參與實車體驗。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鳴幽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4410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