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世汽車訊 10月13日,大陸集團(Continental)宣布為車內傳感器技術開發出一種集成解決方案,可滿足未來安全標準,且進一步提高車輛的舒適性。此方案結合了大陸多年在人機交互領域的車內攝像頭技術,以及雷達傳感器技術知識。通過對車內整體進行實時物體監控,大陸集團不僅僅實現了駕駛員監控,還為未來移動出行(例如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提供額外的構建模塊。此項技術符合歐盟委員會和消費者保護組織歐洲新車評估計劃(Euro NCAP)未來的安全法規。
(圖片來源:大陸)
大陸集團人機界面業務部戰略和投資組合主管Ulrich Lüders表示:“此次推出的車內傳感器解決方案不僅采用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還解決了多項技術挑戰。這是我們首次將攝像頭直接集成到顯示屏中,而不是集成到轉向柱或儀表盤中。為此,我們依靠該技術的極小型化,開辟出全新的定位可能。”
該技術十分復雜性,首先需要光學和傳感器系統集成到顯示器中,并最小化到10毫米左右,還要保證最高的美學和外觀標準,以精確且完全地集成到顯示器中。 其次雷達傳感器的精確定位必須平等地覆蓋內部的所有區域。將這兩項技術結合,并精確集成和定位,才得以使車艙傳感具有多種應用。
汽車逐漸成為智能手表
(圖片來源:大陸)
該解決方案能夠可靠地檢測車輛中的活物,無論是成人、兒童還是動物。而這一點對于未來安全標準尤其重要。正如Lüders所說:“我們車傳感解決方案不僅滿足歐盟通用安全法規(GSR)的新要求,還幫助汽車制造商在Euro NCAP中取得了優異成績。”
2024年起,歐盟委員會要求新車的GSR系統需包含駕駛員和車輛監控系統例如,包括檢測疲勞或駕駛員注意力不集中。而歐洲NCAP組織也從2023年開始為安裝內部攝像頭系統打分。該自發項目為評估汽車安全計劃,會特別設立兒童車內遺留檢測(child presence detection,CPD)評估點。如果父母忘記后座有孩子,車艙感應技術會通過雷達傳感器和存儲的物體分類算法檢測到這一點,并發出警報。
大陸集團內部攝像頭和車艙傳感產品經理Daniel Naujack表示:“我們的開發重點是識別生物,不僅如此,車艙感應會檢測孩子的呼吸,將其識別為活人并發出警報,且失誤率幾乎為零。基于來自內部攝像頭的圖像信息,系統還可以檢測到遺留的行李,并向車主的手機發送通知,例如,車主可能會將公文包落在租用車輛中。”
未來,車艙感應不僅能夠測量和評估物體運動,還能測量和評估健康參數,例如脈搏、呼吸頻率和體溫。當檢測到健康緊急情況,系統可以以最小的風險操作安全地停車。Naujack總結道:“通過駕駛艙感應記錄各種重要數據,我們將使汽車在未來成為乘客的智能手表。”
自動駕駛的關鍵要素
(圖片來源:大陸)
內部傳感器在實現自動駕駛的過程中非常重要。在某些交通情況下,自動駕駛系統需要將車輛控制權交給駕駛員,因此安全交接設計對于自動駕駛汽車而言至關重要。通過搭載傳感器信息和軟件,內部攝像頭可以檢測駕駛員是否能夠收回手動控制。Naujack稱:“自動駕駛可使司機無需專注交通,而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因此,系統必須能夠檢測到駕駛員是否使沉浸式讀書,甚至睡著了,從而可以成功且安全地返還駕駛控制權。”車艙感應在自動駕駛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例如,自動駕駛出租車可以隨時了解乘客的行為。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劉麗婷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15844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