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導航儀系統(tǒng)Carrozzeria系列的”Cyber Navi” 去年7月在日本上市,這款產品對于視力不佳而難以看清車載導航儀畫面信息的用戶來說非常方便,而且能實際體驗科幻電影般感覺。
Cyber Navi的原理比想象中要簡單:只要卸下駕駛席的遮陽板,在安裝孔上設置平視顯示器(HUD)。然后用激光將導航信息照射到外形酷似風鏡的塑料合路器上,合路器就會像放大鏡一樣,將導航信息隔著前窗玻璃顯示,如同疊加在前方的風景上。
外觀采用了銀色。如果用灰色的話,容易與車頂棚融為一體,從而淡化作為”世界首款”的存在感和魅力。而黑色又有一種壓迫感(價格為開放式,高端機型的實售價格約為34萬日元)
導航信息在駕駛員視線前方3米處顯示。這個距離與人眼的焦點相合,駕駛員無需反應時間一下子就能看到。顯示尺寸相當于90×30厘米。能緩解之前的車載導航儀那樣需要將視線移到儀表板導航畫面的壓力。
最重要的是,導航信息宛若顯示在眼前道路上,能夠讓駕駛員直觀掌握路線,對于老年人等因視力下降而難以看清車載導航儀畫面信息的用戶來說非常方便。
導航信息重疊在顯示風景上的情形。可顯示十字路口的名稱、指示拐彎的箭頭和路標等。下圖是夜間顯示的情形。實際上,為了不漏看信號等,特地減少了周邊部顯示的信息量。
要制造名符其實的”先鋒”產品
據(jù)在先鋒負責策劃和開發(fā)的汽車電子事業(yè)統(tǒng)括部、汽車事業(yè)戰(zhàn)略部、智能視覺事業(yè)開發(fā)室副參事橋田雅也說,開始具體構思產品大約是在4年前,”自進入公司以來,我一直負責開發(fā)車載導航儀,我經常想,什么時候不用看地圖就能抵達目的地,很想盡快實現(xiàn)像電影里那樣的系統(tǒng)”。
另一方面,該公司擅長的車載音響和車載導航儀已經逐漸成為了大眾產品,市場趨于縮小。該公司整體的業(yè)績持續(xù)低迷。要想擺脫這種狀態(tài),就不能局限于現(xiàn)有業(yè)務框架,必須積極開拓新產品。因此,橋田副參事在該公司的新業(yè)務計劃下,開始了這款近未來的車載導航儀開發(fā)。
起初有”不現(xiàn)實”、”不可能實現(xiàn)”等等反對意見。原本就曾預見到,在汽車上、而且是視野內配備物體本身,會因為各種限制而很困難。但”先鋒”這個名稱有”開拓者”的含義。橋田副參事的車載導航儀策劃正因為從沒有人挑戰(zhàn)過,才蘊含著成為與公司名稱相符的”全球首款”商品的可能性。
通過上述意義的有力闡述和動員,該項目終于得到了員工們的贊成。橋田副參事的車載導航儀成了備受矚目的策劃。
關于以高亮度和高對比度顯示導航信息的激光技術,先鋒有在激光視盤領域積累的基礎。位置信息方面,其也有傲視業(yè)界的頂級精度。而且,HUD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的零式艦載戰(zhàn)斗機就配備過原型,因此對其也不是一無所知。但如何使激光高效反射等設計上的問題,以及設備要設置在何處等還困擾在腦際。
設置位置有五處候選
例如,設置HUD的位置有五處供選擇。最初想設置在頭枕部分。但試制后發(fā)現(xiàn),隔著玻璃投射導航信息的距離太遠。要顯示大影像,鏡頭得像火箭筒那么大。而頭枕部分放不下那么大的物體,否則會妨礙后方視野。開發(fā)人員一看到試制品就立刻放棄了頭枕位置,決定重做。
第二個候選是懸掛在車頂棚上。但所有汽車的頂棚都用柔軟的材料覆蓋著。在上面打孔對于市售產品來說難度比較高。第三種方法是在前窗玻璃上張貼類似薄膜的物體。但根據(jù)規(guī)定,前窗玻璃上只允許貼天線、車檢標貼以及行車記錄儀等。
左為橋田副參事最初描繪的概念圖。右為實際完成品的畫面。在空中顯示表示前進路線的箭頭,從下面看有一種立體感。
第四處是儀表板。但儀表板比較難”對付”。其形狀由于設計的差異等,不同車型多少有些不同。開發(fā)人員在開車上班員工的協(xié)助下,調查拍攝了不同車型的儀表板,發(fā)現(xiàn)全都不一致性。利用支架的話倒是能安裝,但這樣會出現(xiàn)在駕駛員的眼前,妨礙視野。最后剩下的,就是安裝在現(xiàn)在的遮陽板位置了。
以設計之力使之美觀
安裝在遮陽板上的試制品制成后,該公司設計部第2設計部主任、設計師友野瑞基加入了該項目。友野主任稱,”能參加未來的道具制作,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去看了試制品”。但一看到試制品,友野愣住了:眼前出現(xiàn)的是一個讓人感覺”痛楚的產品”,上面布滿了螺絲和金屬,好像碰到就會受傷的物件。友野想,”不管性能多么出色,這種外觀是賣不出去的”。
友野聽完產品內容介紹后得知,與其說是顯示器,倒不如說是眼鏡更合適。因為駕駛員在開車時通過這個產品可以看到風景。友野主任從眼鏡的角度出發(fā)去考慮設計,產品一下子就接近SF世界里的道具了。該公司在2011年的IT暨電子綜合展CEATEC上發(fā)布了接近成品的試制品。與會者自不必說,產品發(fā)布后,表示想參與共同開發(fā)的汽車廠商垂詢潮水一般涌來。產品于2012年7月開始銷售,2013年5月還配備了可實時共享交通信息圖像的系統(tǒng),今后還可期待進一步發(fā)展。
來源:日經技術在線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2096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