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鋰電池生產中,最廣泛應用的負極材料就是碳素(石墨)材料。與正極材料的多元化發展不同,碳素材料憑借較高的工業成熟度和低廉的成本,幾乎獨霸了整個負極材料市場。
但這并不代表它沒有競爭對手,與碳元素同處元素周期表同組里的硅、錫、鍺都與碳有相似的化學性質,他們都可以作為負極材料使用。今天我為大家介紹最新的硅負極材料。
硅介于金屬于非金屬之間,最常用在半導體產品上,在電子工業上利用的是其物理性質不穩定的特點,但這個特性在反復的發化學反應之中卻成了它的先天的不足。
但通過先進的提煉、改良技術,硅元素也可以成為良好的負極材料。就如碳元素既可以組成石墨,又可組成金剛石一樣,硅元素通過重新排列,也可以獲得更穩定的物理性能。
英國廠商Nexeon近日就通過成功改良硅元素的物理性質,研制出了使用硅作為負極材料的新型鋰離子電池。
為何英國人要大費周折改良硅元素來做負極材料?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要先了解一下碳和硅做負極材料的化學反應過程,以及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硅最為負極材料,可以在相同質量下攜帶十倍于碳的能量,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由于過去沒有改良硅物理性質的成熟工藝,使得采用硅做負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一直都有使用壽命短的問題。如今這項技術已經有了關鍵性的突破,相信在將來,硅一定可以有力地沖擊碳元素作為負極材料老大的地位。
(編輯/辛迪嘉)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辛迪嘉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251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