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做自動駕駛測試的車輛,都是經過改裝的。這意味著,還沒有一款量產的車型,可以滿足自動駕駛的需求,這里指的是硬件方面。
那么,自動駕駛汽車對硬件的需求,除了經常會看到的線控,包括線控轉向、油門、剎車等,以及車載計算芯片、車內通信的以太網等,還需要什么樣的硬件,才能讓我們體驗到更好的自動駕駛汽車服務呢?
輪胎、座椅、車燈、窗戶等這些汽車零部件,可能都要進化,才能適應自動駕駛汽車的需求。下面就看看這些部件將如何進化,這里面有蘊含著什么樣的創業機會呢?
智能輪胎
輪胎是汽車行駛的一個基礎,但是,道路的情況會對汽車的控制造成影響,尤其是道路濕滑的情況下,造成剎車距離變得更長,這也對自動駕駛汽車的剎車距離造成影響。
改變輪胎的結構,或許是一種解決方案。日本住友橡膠工業有限公司,這家歷史可以追溯到HenryFord正在建立T 型車的時候,正在開發一種“智能輪胎”,這種智能輪胎可以監控自身的胎壓和溫度,并最終自行適應路況的變化。
住友研究部門的官員Kozaburo Nakaseko表示,當輪胎檢測到水時,它會將其表面結構改為最適合潮濕路面的結構。
“輪胎需要變得更聰明,”Nakaseko說。“如果沒有關于我們駕駛道路的信息,我們就無法進入自動駕駛汽車社會。”
智能車燈
奧迪被譽為是“燈廠”,但是,在車燈上實踐新技術的不僅僅是奧迪。作為供應商的百年老字號企業Koito,這家總部位于東京的公司,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12年為鐵路信號燈制造鏡頭,現在正在計劃在2025年左右,推出具備傳感器和人工智能芯片的車燈。
車燈一般位于車輛的四個角,能夠處理信息并及時作出反應,例如,通過光線不足的交叉路口的時候,向行人發出信號警告,例如通過閃爍特定顏色,從而可以安全地穿越路口。
Koito公司剛退休的執行副總裁YujiYokoya說,自動駕駛將改變車燈的作用,并且Koito認為車燈將不僅僅是車燈,更像是邊緣模塊,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功能。在車智君看來,未來或許會與各類的激光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融合。
天線與座椅
在老款車型,我們還可以看到在車輛的尾部,經常會有一根長長的天線,最近幾年的新款車型,這種情況越來越少了,不是因為天線消失了,而是因為其被集成在車體內了。
自動駕駛車輛,將會與外界交互更多的數據,天線更是不可少,那么什么地方更適合安置天線呢?成立于1907年的Asahi Glass的解決方案是——窗戶天線,正在設計內置天線的窗戶,用于5G無線鏈接。
窗戶天線允許車輛與其他車輛、基礎設施(V2X)發送和接收信號,這家公司的客戶,包括了豐田、特斯拉等車企。
自動駕駛汽車可以沒有反向盤,但是座椅還是必備的,并且可能會有更多的傳感器部署到汽車座椅上。例如,美國的Lear公司,正在為汽車座椅配備生物識別傳感器。
這類生物識別傳感器,可以檢測壓力、瞌睡、心率等,然后可以進行預防治療,該公司表示,如有必要,座椅還可以將數據傳輸給醫生或者是家庭成員,進行健康的管理。
在未來,車內空間可能可以更注重乘坐人員的健康,或許可以避免現在偶爾出現的因為司機身體原因,導致事故發生,甚至釀成重大事故的情況發生。
其他功能包括讓用戶在他們所處的地方創造個人“微氣候”的控制裝置,以及位于密歇根州南菲爾德的公司所說的頭枕中的降噪功能。
IHS Markit首席汽車分析師EgilJuliussen說:“所有的機械材料都會慢慢消失,而且會有很多電子設備進入市場,為了生存,你必須改變。”
上述這些更智能的輪胎、車燈、座椅和窗戶,意味著可能是更高的成本,如何讓車企相信這些更智能、更昂貴的零部件是具有經濟意義,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班加羅爾的獨立汽車分析師Deepesh Rathore說,并非所有零件制造商都需要徹底改造以跟上自動和電動汽車的步伐,因為隨著行業的發展,它們已經逐漸發展。但有些公司不得不重新發明一切,例如發動機和變速箱的企業。
來源:車智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jishu/94877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智,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