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北京汽車行業協會會長安慶衡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不能盯著眼前的‘數字’說話。”2月24日,北京汽車行業協會會長安慶衡接受了第一電動網作者的專訪時表示。今年是”十城千輛”的收官之年,而各個城市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試點任務完成得并不理想。在這種背景下,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工作不僅受到了人們的質疑,甚至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伴隨著各種爭議。安會長告訴作者,新能源汽車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對這樣的產業需要統籌規劃,而不能以眼前的”數據”為其定性。
示范效果理想 補貼不能停止
第一電動網:您去參觀過北京延慶純電動出租車的示范運營工作,您對這種示范運營的方式有什么評價?
安慶衡:我認為延慶做得很好。延慶純電動出租車起步價只有五元,很受老百姓歡迎,而且運營一年來價格沒有變過,非常穩定。這對于向消費者推廣電動汽車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出租車司機的待遇也很好,這樣一支純電動出租車司機的隊伍保持穩定也比較容易。雖然純電動出租車目前離商業化還有距離,也存在虧損情況,但50輛車不到兩百萬的投入,保證了一個戰略性項目運營了一年,可以說是低投入高回報。而且北汽福田公司通過延慶示范運營解決了純電動出租車冷啟動的問題,示范工作效果比較理想。
第一電動網:所以您認為,對純電動汽車的補貼不能隨著試點工作的結束而停止?
安慶衡:我認為,新能源汽車雖然不是尖端技術,但既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就應該立足長遠,繼續扶持。在我看來,從政府到企業都應該理清思路。首先對電動汽車應該堅定不移,這是解決能源問題的一種出路。其次是不要過多爭論,因為目前對發展不同路線并沒有太多限制。最后是要切實可行的進行戰略部署,腳踏實地,滾動式發展。
第一電動網: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一直未出臺,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安慶衡:對于產業規劃,可能開始想得簡單了一些,現在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去調整,不能過于心急。要通過討論去統一思想,不能還是爭論不斷。還要通過相關調研,在總結調研數據的基礎上去思考規劃。這些事做到了,規劃才能出來,也才有意義。而且通過去年一年的發展,各界對新能源汽車的認識應該更清醒了,規劃出臺應該也不會太久了。
e6感覺很好 能做出這樣的車很了不起
第一電動網:您去年11月中旬前往深圳試乘試駕了比亞迪e6,感覺怎么樣?
安慶衡:這部車感覺很新潮,車本身也比較寬敞,坐上去也覺得舒適。
第一電動網:可是這部車賣得并不好,您覺得問題在哪兒?
安慶衡:可能因為這部車價格較高,可能是基礎設施不完備等等,但我覺得目前賣出多少輛并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首先這是一部純電動汽車,是專門為電動汽車設計制造的整車,而不是用一個原有的車型,換掉動力總成改造而成的車,比亞迪將車做出來就很了不起了。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能盯著眼前的”數量”
第一電動網:但”數量”是目前大部分人對新能源汽車最為關注的地方,不僅新能源乘用車沒有銷量讓人堪憂,”十城千輛”試點城市在新能源公交車以及商用車完成率低也是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您怎么看?
安慶衡: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歸結到近期的”數字”上不行,我們仍然應該把它當做戰略型新興產業來看待。我們對新能源汽車的質疑,基本都是盯著眼前的進展而產生的。而國外不太一樣。以德國為例,他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推廣100萬輛新能源汽車,這是長期的規劃。因此我國在制定目標規劃時,也應該朝著中長期的戰略規劃方面制定。所以外界的聲音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國大部分人重在當年或近兩年的數據,而外企重在戰略部署。
第一電動網:您說的戰略部署具體是指什么?
安慶衡:國外車企的戰略性部署是個長期的過程,這包括前期的宣傳工作也做得很足。比如寶馬MINI E的試用活動,大眾高爾夫的純電動中國行等等。
第一電動網:豐田普銳斯已經在華正式銷售了,但是因為補貼比純電動汽車少很多,引起了一些不滿。同樣作為新能源汽車,您認為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在補貼方面是否應該接近?
安慶衡:目前的情況是混合動力外國成熟,中國落后太多,而純電動汽車中外都不怎么成熟。本來就是新興產業差距不算太大的純電動汽車當然應該補貼,這樣的補貼是對這個產業的扶持。而普銳斯已經很成熟了,而且也開始了商業化運作,再給過多的補貼并不合理。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慰祖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1121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