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進一步產業化,或者市場的普及、擴大的過程中,面臨著什么問題呢?我個人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
第一,我們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向前發展的過程中,電動汽車本身的技術,適應市場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創新的能力,以及質量的保障能力,是決定性的。但在這點上,我們的工業的基礎和關鍵技術還是比較薄弱。它會影響到我們下一步電動汽車進一步的大規模的推廣及應用與示范。
第二,對于電動汽車產品本身的理解,以及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普及與應用所需要的社會環境,以及相關的產業的配合,認識還不是太明確。對于電動汽車,電動交通與傳統汽車所不同的地方,認識不足。認識不足可能會導致產品戰略和車輛企業和其他相關的條件的配套。比如說基礎設施,比如說信息系統,比如說交通系統相結合的系統集成性不足,這也是導致電動汽車在產品很多的情況下,還是不能大規模推廣應用。
第三,頂層設計與政策配套具有相當大的潛力。我國傳統汽車的市場,包括電動汽車,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在這樣一個巨大的潛力市場的拉動下,如何從中央級到地方的一些政府部門,從頂層設計電動汽車的應用體系,應用環境,應用目標,以及推廣使用的領域和計劃,以及與產業的互動,是我們應該系統考慮來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考慮的基礎上,我們可能還缺乏與這些頂層設計相適應的,包括中央和地方,包括財政性的和非財政性的這樣一些配套政策。
對下一步進一步推動電動汽車普及、擴大規模,帶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工作?
第一,我們不能光就電動汽車,來討論電動汽車的普及問題。我們應該把電動汽車作為汽車行業、整個國家的綠色的交通系統、可持續的交通系統,做出貢獻的突破口來考慮電動汽車。我們應該考慮,在整個的大的交通體系中,比如說現在的城市間的一些航空交通體系,包括高鐵,包括城市內部的公交體系,以及下一步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公交體系這樣一些電動化,綠色的、合理的、高效的交通體系下,電動汽車如何嵌入。
一個是要提倡簡約出行,要把新能源汽車概念加入進去,來代替我們認為可以由它代替的城市、還有一些短途,或者是區域性行駛的車輛的代步工具的要求;然后要和城市的能源體系,交通體系,交通規劃結合。如果說現在廣大的中國農村都是北上廣,甚至于中心城區一樣,隨著購買力提升,發展傳統汽車可能就交通系統本身來說也無法承受如此壓力,也不是可持續的。我們考慮電動汽車的時候,就要考慮這些的交通的合理規劃,現在國家已經確立了”公交為主”的戰略,我們電動汽車就要配合這樣的戰略,我們在公交體系大力推廣電動汽車,而且把電動汽車的推廣規劃和這樣的戰略相結合。再一個是信息體系,是提高效率、工業化、信息化,特別是交通系統、交通車輛,電動汽車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說,我認為推廣電動汽車主要的觀點就是要建立”可持續電動交通系統”。
根據我的了解,在歐洲,現在大家都不開大排量的車,在家的時候,在城區,自行車大行其道。我們整個合理的交通是由長途、城區、以及近途這樣不同的梯度的出行方式來決定,在不同的梯度方式結合我們電動汽車來考慮。
第二個要與新型城鎮化建設等綜合社會改革相結合。大家看到中國汽車、電動汽車的巨大的市場潛力,這個潛力在哪里?我認為相當大一部分會在中國廣大的農村,城鄉結合部,而且國家剛好在”十八大”會議開過之后,對于城鎮化的建設提到了議事日程,而且有相應的動作。
既然是城鎮化,是全面的提升農村的發展水平。交通的可持續設計,包括我們交通的這些工具的配套,是必不可少的。當農村的收入可持續發展之后,農村購買交通出行的工具,怎樣通過這樣的信息化的和電網結合的現代化的、綠色的電動汽車系統相結合,這應該是我們考慮的。
第三,就是要考慮與可持續能源系統及智能電網相結合。我們專家、企業分析下來,認為電動汽車現在存在著很大的瓶頸就在這里。它跟整個社會的分布式能源體系和社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結合非常密切。因為現在可能幾萬輛,甚至到了十萬輛電動車對于汽車工業目前不都是一個大數量。但發展電動汽車肯定要到幾十萬輛,幾百萬輛,上千萬輛級別,這樣跟能源系統的智能的互動,不能給它造成更大的負擔。我們必須要跟智能電網結合,包括有序充電等等。
第四,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相結合,也是我們發展電動汽車另外一個層面。因為可持續交通是我們的訴求,城鎮化,居民人均的滿足是一種需求,再一個是產業的發展是我們的需求,要把這些結合起來。中央包括中央主要領導,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是非常清晰的。第一提出來是重點突破,在七大戰略新興產業中電動汽車是這樣一個位置。第二個提倡自主創新能力,汽車工業自主創新是非常重要的話題,特別是結合電動汽車怎么樣來進行自主創新。第三個怎么樣通過政策,通過政府,通過交通體系的設計,來為我們建立這樣一個初期的市場,為企業創造一個空間。第四個是深化國際合作,而且當時胡總書記講的,我們不僅僅是要有在我們這兒發展,而且我們還要”走出去”,我認為如果我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技術的發展的趨勢,能夠按照自己市場培育的進度,我們可以把我們不同的差別化的電動汽車推到國際上去。
最后是關于電動汽車的公共服務領域。我認為現在,今天會議主要是討論乘用車,我理解是乘用車為主,怎么能夠進入到尋常百姓家,能夠給社會給企業創造這樣的條件。但我認為,它跟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包括我們的基礎設施的整個建設,包括我們對于這些政策的應用,包括我們對于企業的培育,包括我們現在所有的乘用車車廠,可能更多還是希望我們的車輛,在示范推廣和普及的初級階段,會考慮我們更多是用乘用車租賃,用租賃,用電樁出租等等這樣的方式,采取集體的公共用戶,來培育普通老百姓對于電動汽車的認識,同時也培育我們的電動汽車產品。
本文為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甄子健在”新動2013第五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盛典”上的發言,有刪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甄子健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2107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