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2013第五屆中國新能源汽車盛典"21日在上海汽車博物館召開,與會嘉賓就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現狀及未來的解析和探索。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項目專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顧問王秉剛演講稱,電動汽車像所有新興產業一樣要經歷四個階段,現在還處于第二階段”導入期”,這也是電動汽車發展必須經過的,非常艱苦、艱難的一個時期。
以下為國家科技部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科技專項特聘專家、項目專員,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顧問王秉剛的演講實錄:
電動汽車像所有的新興產業一樣,要經歷這么四個階段。我認為,現在電動汽車還處于第二階段”導入期”,這也是電動汽車發展,必須經過的一個,但是非常艱苦、艱難的一個時期。只有渡過這個時期,我們才能迎來快速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里面,規模化的示范,是加快導入的一個重要的措施。
到2012年,開始在政府的組織下,完成了第一期示范工作。第一期示范工作推廣的總數是27432輛。25個城市推廣車輛數參差不齊,幾個城市在推廣示范方面做的非常好,而且取得了很多的經驗,比如合肥,主要是純電動汽車,純電動的客運車和純電動的公交車。深圳市多種多樣,各種各樣的車,包括各種設施建設包括商業模式的運行。北京市應該是說2012年這一年發展的比較快。
在2012年底,各企業示范混合動力客車車輛,數量最多是混合動力客車,占到總數40%幾,這也是我們做的比較成功的一種車型,主要做的比較好的企業比如說宇通。
純電動客運車,也是大家最為關心的,在2012年取得了很大的突破,這里大家特別關注到江淮,它的成績最為突出。然后就是比亞迪,北汽,這三家是在純電動乘用車的生產和銷售方面走在前頭。
純電動客車數量也達到了2526輛。這在世界上還是比較少的。也是中國的很重要的一個特色。
純電動公交車的分布情況。示范在2012年底告一段落。到2013年,應該說示范工作還將繼續做下去。當然大家更關心的是政府政策,新的政策什么時候出來?但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情況還是相當的好。
2012年底制定了一個叫做向非示范城市外推廣混合動力客車的計劃,5千輛,已經在2013年5月就完成了。這是相當成功的。
根據中汽協不完全統計2013年上半年全國銷售新能源汽車5889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7%。
2013年6月,全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保有量接近4萬輛。
除了數量上進步以外,我覺得技術上也有很多進展,比如說混合動力公交車就很突出,這就可以看到,比較好的車子百公里油耗,而且一批車子的水平已經接近或者超過美國的一噸系。
純電動乘用車的進展也非常可喜。比如說比亞迪的例子,到2013年5月統計,在深圳運行的800輛比亞迪e6出租車中,已經有7輛超過28萬公里,最近我聽他們說,這些車子現在已經超過30萬公里。有90輛超過20萬公里,200輛超過10萬公里,而且電池衰減小于10%。這個成績我覺得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
另外,也特別要指一下江淮,采取”定向銷售+整車租賃”模式,銷售電動車已超過5000輛,也是國內數量最多的。
我剛剛講到的北京2012年崛起,北汽E150投放市場,數量已達到一千多輛。
另外到深圳去看了一下比亞迪和奔馳合資開發的”騰勢”電動車的現場,計劃明年批量生產,年產4萬輛。
另外在上海和北京,聽李社長說的,李社長自己搞商業租賃模式的試點,我在上海嘉定看到會員制租賃模式的探索,怎樣推廣大家都在進行新的探索。
電動車核心的部件就是電池,電池的技術這幾年有很大的進步。磷酸鐵鋰電池趨于成熟,基本達到安全要求,壽命超過預期,成本明顯下降,成為現階段車用動力電池的主要產品類型。
三元材料為代表的新一代電池,在安全性上正在取得很多進展,我們有希望在2015年,三元材料能夠在國內電動車市場得到實際應用。
電池企業從非常亂的局面,逐步經過這段時間的競爭,已經逐漸看到一些領頭企業。
目前我收集的到資料,目前有能力,有競爭力的電池企業的情況。
這是我剛剛講到的過去的成績。2013年開始我們應該怎么做?據我了解,新一屆政府,從最高領導層開始,非常明確新能源汽車要繼續的支持,和這個產業要做下去,示范工程要做下去,具體工作在進行。
為什么要堅定不移的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呢?其中有很多的原因,主要我們可以看到,到2012年,我們的石油進口的比例已經達到58%。這是公開的數字。
另外,這件事是今年,特別讓大家感到大的壓力,就是年初的時候,我國發生了全國性的嚴重空氣污染現象,在全國74個被監測城市中有33個空氣質量達到嚴重污染程度,許多城市被嚴重的霧霾所籠罩。北京的PM2.5的濃度曾經達到700微克/立方米。大氣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治理空氣污染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大事。這個事情,實際上,也成為國家下決心要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我們說,近年來我國在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車用電機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我國開展的大規模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對推動產業成長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已經產生了積極的效果。我認為,我們發展電動汽車是我國汽車工業實現自主創新的機遇。我們必須要珍惜現在已經取得的進展。充分認識差距與,堅持不懈努力,實現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既定目標。
下面怎么去做,有幾個具體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首先談談混合動力汽車,我認為混合動力汽車還應該受到重視。它也屬于電驅動汽車,廣義的電動汽車的含義。它對汽車節能,是汽車節能的有效技術,這里頭,我認為我們要鞏固現在已經取得的中混混合動力客車成績,現在要保持24升/百公里的油耗水平,但要降低成本,成本增加值爭取不超過15-20萬元,有可能做到2015年的時候,我們可以不需要財政補貼,混合動力客車自己走向市場。
同時我們看到一些企業,正在研發深混的混合動力客車,這個也已經看到了初步的結果。就有可能會使得實現小于20升/百公里油耗目標。
另外對于深混乘用車技術,我覺得應該支持發展,實現4-5升/百公里油耗目標,爭取在2015年實現產業化。
在成功研發深混乘用車基礎上,應該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實現綜合油耗2-3升/百公里的目標。
推動公交車電動化。尤其是霧霾天氣壓力的情況下,從地方政府把公交車的電動化,提高到很高的位置。對于公交車的電動化,我覺得首先要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要穩妥推動公交電動化。第二要降低綜合成本這是公交電動化必須解決的難題。我們不能把它放在高成本的位置上,否則很難發展。降低電池成本與減少電池用量是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同時我們在探索快速充電和在線充電的新的形勢。探索低成本的公交車電動化的途徑。
這里簡單的比較各類電動車的成本,可以看到,目前純電動(換電)模式的公交車的成本是最高的。
推廣純電動乘用車的難點及措施,純電動乘用車的普及和應用,主要受到三個方面的問題影響,一個是續駛里程短,價格高、充電難。要解決里程短,我們目前的階段要很合理的來定位,純電動乘用車使用的市場定位。我覺得目前的水平,我們還是應該定位在短途的用途中。同時我們要積極發展增程式。對價格高的問題,我們首先要努力降低電池成本,同時要開發更高能量的電池,來減少電池的用量。對于充電難的問題,還要有措施,還是應該關注停車位供電問題,要把很大的努力,放在這上面。同時適當建設充電站。
這是目前電動車的合理的定位,就應該是在使用半徑50公里范圍內,目前是合理的,隨著電池技術的進步,電動汽車的續航可以不斷增長,當然特殊的場景,比如說特斯拉這樣的高檔的,不屬于這個范圍,我講更多的是大眾化的車型還是以一種電動汽車的合理定位。
我們要花很大的力量來促進電池技術的進步。目前,磷酸鐵鋰已經到了成熟的階段,它合理的續駛里程是120公里。有望在2015年將三元材料推廣到市場,有可能把里程到200公里左右,如果真正解決了電動車電池技術,新一代材料出現,將實現300公里。目前大家都在這方面努力工作。
對于基礎設施建設,我覺得我們還是應該分散的慢充充電樁為主要的建設內容,同時要適當地解決集中、快充充電站的技術,電池組快速更換站,要根據實際的情況,針對特定的場景是適用的。
另外,剛剛講到,在商業模式上,要做很多探討。從公共領域,我們從公交、出租、物流、環衛方面要給予關注,公務用車今年非常好勢頭,由國務院決定在中央政府,首先要采用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首先要進入中南海。帶頭使用公務乘用車。包括中巴。另外私人用車要提倡多種形式,從私人整車購買、整車租賃,到電池租賃,電池租賃要引起大家的重視,并不是把電池拿下來更換,而是電池還在車站,當然電池也可以不作為價錢,再賣給私人,電池是租賃公司來經營。這樣的話,就可以保持著整車的銷售價大大降低。另外,合肥的定向銷售也很成功。我覺得有可能以后將會有更多的經營模式,是從2013年以后我們要認真去探討的。
堅持創新,繼續開展規模示范,相信我國的電動汽車的發展,肯定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2108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