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特約作者 狗仔隊)“新政策不落地,車商不敢賣車”這或許是2016年對于新能源汽車用戶、車企來說一個最大的難題,不少人也在預言,可能今年將會再次出現因為政策空窗期而導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下降。
2015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突破了1%的生死門檻,這對于車企來說都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不僅新能源汽車終于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且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優勢。然而慶祝之后,新的問題開始出現,多地2016年地方補貼政策一直沒有落地,很多車商都只能暫停銷售,只有少部分車商通過企業墊資的方式來繼續賣車,然這樣做的風險也是極大的,因為新的補貼政策沒有出臺,可能存在有波動和風險,而車商一旦無法兌現承諾,就可能引起消費者不滿,影響企業聲譽和品質;若是兌現承諾,萬一領不到足夠的補貼,這部分費用就需要企業自己承擔。
根據此前2016年國家對插電式混合動力轎車的補貼下調為3萬元,以榮威e550為例,按照去年的補貼標準,消費者購車可享受國家3.5萬元、上海3萬元,共計6.5萬元的補貼;今年國家補貼下調為3萬元后,上海市補貼很可能也會下調,補貼總額或許在6萬元以下,這種情況下,車商就需貼資來完成之前給客戶的價格承諾。當下情況,無疑給新能源汽車增添了一個障礙。
問題顯而易見,這一切的行為將導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出現滑坡,在此之前的一些推廣和努力多多少少存在浪費,很多企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停滯不前。然而消費者不會等,在這樣地補政策搖擺不止的時刻,很多人將會選擇燃油車,那之前國家和中央企圖利用新能源車補政策貼來減少污染排放的目標似乎又更加難以達到。如果更夸張一點的說,就是正因為地方政策未落地,將會導致環境問題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惡化,我們的子孫后代將繼續承受每天空氣質量差,霧霾指數報表的惡劣情況,或許我這樣說顯得危言聳聽,但這種可能也并非不會存在。
而對于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個人針對于地方政府、車商以及購車者而言都有一定的建議,僅僅代表個人建議,目的只是為了讓車商、用戶對新能源汽車都更加有信心,一同在這條環保之路上堅持走下去。首先對于地方而言:
一、對于較發達地區,繼續實行新能源專用牌照免費,免征購置稅、免征車船稅的一系列優惠;
二、地方制定新能源補貼政策盡可能全面,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以及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等各類車型,這樣透明開發、可操作性強的政策將會吸引大量的車企來推廣新能源汽車,從而營造一種推廣新能源汽車的良好氛圍。
三、加強對于“騙補”的考核和巡查,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專項核查。
對于車企來說:提高自身企業的研發能力,包括電池續航、整車安全設計等等。一旦地補政策明確后,這些提高自主研發能力的車企將會搶占先機,誰都希望自己的座駕能夠集所有優點于一身,可想而知在同等價位上用戶的選擇肯定是希望最優的。
而對于購車者來說:根據有關政策表明,我國明確規定在2020年將會對油油耗限值進行約束,這將要求所有車商必須擴大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否則可能會面臨巨額罰款。
根據中央五部委(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制定的《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政策,正式確定了對新能源汽車及充電設施的財政補貼辦法及標準。其中,《通知》要求,2016-2020年,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西、江蘇、浙江、山東、廣東、海南10個大氣污染治理的重點地區,未來五年,每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逐年遞增,分別要達到3.0萬輛、3.5萬輛、4.3萬輛、5.5萬輛、7萬輛以上;占新車及更新車輛中比例要達到2%、3%、4%、5%、6%以上。
隨著地方補貼逐漸落地,新能源汽車的性價比和實惠也是顯而易見。各位要買車的小主,如果當地“地補”還未明確的話,不如稍稍等等,畢竟新能源汽車有燃油車沒有的優惠和補貼。
作者:狗仔隊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42474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