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車展即將開幕,與往年相同,在本屆車展中將會首發、上市眾多重磅新車。但細心的人可能已經發現,在本屆車展中,展出的新能源車型數量相比近年來任何一次車展都要有所減少,而且縮減比例巨大。
在2015年上海車展中,新能源車型共推出了30余款。2016年北京車展,新能源車型推出了近150輛,可以說新能源汽車的造車熱在2016年達到了頂峰。而進入2017年,據不完全統計,即將在本屆上海車展亮相的新能源汽車僅有11款,而在這不高的總量中,還充斥著大量概念車,貼近消費者生活的僅有北汽新能源ARCFOX-1、別克VELITE 5、廣汽傳祺GE3以及上汽榮威ei6這四款車型。看到這可能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新車型推出速度的驟降是市場需求減少了,還是《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文簡稱《新政》)的實施,減緩了主機廠的造車熱情呢?
市場剛需并未減弱
新能源汽車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市場剛需也并未出現減弱的勢頭。據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辦公室日前發布的消息,截至2017年4月8日24時,累計收到個人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申請和確認延期的共26362個,而今年北京市個人新能源車指標剩余約10672個。按照規定,指標發放按申請時間的先后順序直接配置,即當年指標額度用盡后,申請人輪候排序。因此從目前的申請情況看,今年的新能源車個人指標將在本月用盡。
這一數據顯示,北京市僅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就將2017年新能源小客車配置指標一搶而空,在日后甚至將出現一牌難求的情況,這種現象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火熱的市場說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剛需不僅沒有減弱,甚至有暴漲的勢頭。
《新政》把關 優勝劣汰
新能源汽車并不像傳統汽油車那樣,經過了上百年的發展,因此消費者對于選購新能源汽車也有自己的顧慮,在這其中,安全品質和實用性這兩方面尤為突出。而隨著2017年新能源汽車《新政》的正式實施,更高的準入標準和更加嚴苛的補貼政策,也一度成為坊間討論的熱門話題。
簡單的說,《新政》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準入門檻,采取優勝劣汰的方式來起到為消費者把關的作用。如北汽新能源、上汽、通用以及寶馬這些在該領域深耕多年,具備技術積累的企業來說,這一政策對它們的影像非常有限。但對前期技術并不完善,急于推出車款來“蹭補貼”的車型來說,影響之大可想而知,而本屆上海車展所“隱身”的也多為這樣的企業。
寫在最后:
新能源汽車正處在行業轉型的關鍵期,行業未來發展也將由政策推動轉變為市場推動,因此2017年是這轉變過程中很關鍵的一年。而上海車展的“隱身”并不能說明新能源汽車走向下坡路,它更像是優勝劣汰的短期“陣痛”。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革新,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會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來源:選車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50974
以上內容轉載自選車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