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有人說小型電動汽車(即低速電動汽車)是垃圾,歷史將證明他是一個無知而狂妄的人。”9月7日,在”2011動力電池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就前段時間業內有人批判低速電動汽車是技術垃圾一事,中國工程院院士、低速電動汽車的堅定擁護者郭孔輝發表了一則具有戰斗性的報告,繼續不遺余力地為低速電動汽車正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孔輝發言
郭孔輝院士強調,低速未必是低技術、低品質;只要夠用,續駛里程短的車輛更節能更環保。因此,推廣高品質的小型低速電動車,用以大量替代燃油轎車,才是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交通的主要途徑。”先從低端切入————靠低成本優勢創效益————以效益支持發展升級————進而‘喂養’高端技術以期在競爭中長本事實現超越,這是當年國內‘雜牌軍’們發展自主品牌轎車的共同道路。我堅信,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也不可避免要走這一條路。”
報告中,郭孔輝還首次披露了山東省汽車行業”技術創新聯盟”最近提出的《低速電動汽車標準》相關細節。據介紹,該標準將低速電動汽車定義為:由電動機驅動,車速在35-60km/h,最高車速不超過70km/h,續航里程不小于70-100 km,在二、三級城市行駛的電動汽車。 ”這是被逼出來的民間行動,是否合法還得看政府態度。”郭孔輝不無尖銳地說。
郭孔輝以山東為例,列舉了一系列數據來力證低速電動車是電動車產業化的切入點:今年1-7月,山東省低速電動汽車產量超3萬量,比去年增長30%以上;時風電動汽車目前平均月產超過2000輛,單價2.98萬元(閥控鉛酸膠體電池,Vmax=50km/h, Lmax=100-150km以上);去年,山東省政府采購400輛低速電動汽車,部分派出所還二次訂貨;單價1.2萬美元的”太陽能+鋰電池”的電動觀光車每年出口美國100多輛…… 有如此驕人的銷售數字,低速電動汽車”都是垃圾嗎?”
郭孔輝將我國低速電動車目前面臨的發展難題歸納為以下幾點:一是市場需求量大的電動車國家不提倡,國家鼓勵支持的電動車市場不歡迎;二是我國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卻定出了企業難以達到的高標準,而歐美技術相對先進,卻有明確的低速電動汽車標準;三是在沒有低速電動汽車標準的情況下,不少地方不是積極變通以利節能環保大計,而是只知避免承擔責任而理直氣壯地不許低速電動車生存;四是沒有”準生證”,低速電動汽車只好以”城市觀光車”、”殘疾人車”或”警察巡邏車”等名目得到有限應用,更多的企業被迫”曲線救國”,先靠出口活命;五是大企業能力強不想干,小企業有能力”沒資質”不讓干;六是國家大力支持搞電動車的大企業,由于車輛標準高,達不到要求,車輛不好賣,不掙錢,積極性不高,產業化艱難;而國家不支持的中小企業,積極性很高,發展創新,頑強拼搏,盡管大量打入國際市場,卻沒有本國生存的權利。
”讓市場需要的小型電動汽車盡快獲得準生證,讓能造出高質量適應市場電動汽車的企業盡快獲得入門資格,解決了這兩個障礙,電動汽車新興產業(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就會如脫籠之鳥,突飛猛進。”郭孔輝最后說。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紅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801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