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北汽股份常務副總裁、現任川汽集團總經理張欣表示,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前景非常光明的產業,中國本土汽車品牌最有可能在這方面打個翻身仗。我們通過和東部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池的蓄能是一個共性問題,但是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機等核心技術方面已走在行業前頭。
張欣:原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北汽股份常務副總裁,今年7月出任川汽集團總經理,川汽集團綿陽項目總指揮。年僅45歲的張欣是中國汽車行業的 ”少壯派”,曾擔任南汽集團副總裁、南汽依維柯總經理、MG名爵項目總指揮及總經理;2008年8月加盟北汽集團擔任副總經理,曾創造了多項傲人業績。張欣從北汽辭職的消息傳出后,引起國內業界不小的震動,川汽、江淮汽車、吉利等紛紛拋出了橄欖枝,最終張欣選擇了川汽集團。
9月16日,成都車展1號館1號展位搶足了眼球,四川汽車工業集團野馬乘用車第一次亮相成都車展,推出了從F10到F16等多款新樣車。同時,川汽總經理張欣親臨現場,面對眾多業內人士和媒體暢談川汽野馬發展。
公眾關注川汽,不僅因為川汽即將有多款新車投放市場,也因為其新掌門人張欣。
川汽作為四川本土汽車工業的領頭羊,正試圖加快轉型,由一個地方企業成長為國內知名自主品牌。新車,新人,在”兩新”格局下,川汽何去何從?本報作者對張欣進行了專訪。
為中國人造精品車
作者:川汽及野馬作為四川成長起來的本土汽車品牌,曾幾經沉浮。這幾年,川汽大舉挺進乘用車領域,您如何看待川汽這幾年的發展?
張欣:川汽作為一家老牌本土汽車制造企業,在發展進程中落后了,形成了一些差距。自主品牌發展肯定有困難,但不可能因為困難我們就不干了。2002年,富臨集團接手瀕臨倒閉的川汽后,做了很大的技術和資金投入。野馬品牌其實一直在尋找合作伙伴,也曾與國內外多家企業接觸,但最終選擇自主發展的路子。直到2010年,川汽野馬才全面挺進乘用車市場。當時我們只有一款F99車型,當年的乘用車銷售是5000余輛。從今年的市場表現來看,增長率翻了一番還多,我們正全力沖刺15000輛的年銷售目標。我們的目標是,經過2至3年的發展,川汽野馬的產量達到5萬輛。
作者:這次參加成都國際車展有什么收獲?對未來發展有何設想?
張欣:通過這次參加成都國際車展,我們能夠比較準確地尋找與其他品牌之間存在的差距,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川汽的發展有幾個”新”。一是新定位,我們關注中國老百姓的需求,為中國人造精品車。第二是新車型,這次我們推出了多款概念車。第三是新形象,今年,川汽野馬更換了企業VI形象,并斥巨資對分布在全國網點進行了改造。我們還有一個新團隊,一些行業領軍人物加盟了進來。川汽現在擁有了一支老中青合理搭配的團隊,核心技術人員都在國際一線汽車企業錘煉了15年以上,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
關鍵在于提升產品魅力
作者:目前,國內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你認為本土汽車品牌面臨怎樣的挑戰?
張欣:我認為,本土品牌真正挑戰在于,能否提升產品魅力,鑄就良好品牌形象,讓消費者不是因為便宜才買你的車,而是大家覺得你的產品耐用,價格還實惠。在乘用車領域,我們晚了一些,但我們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子:別人的教訓變成了我們的經驗,其他品牌的先進經驗和人才可以為我所用。
作者:這次車展,有人覺得你們的概念車有國際品牌的影子。
張欣:野馬不會這樣淺薄。我們仍執著于自己對車身、技術、材料的理解。去除汽車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在提高性能上下苦功夫,降低成本,造綜合性價比更高的精品車。通過一系列創新,我們的這幾款車將陸續于明年初推出。我們的理念是,推出一款成熟一款。
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
作者:川汽在新能源汽車項目上有什么樣的規劃?
張欣:新能源汽車是一個前景非常光明的產業,中國本土汽車品牌最有可能在這方面打個翻身仗。我們通過和東部企業合作,共同研發新能源汽車。電池的蓄能是一個共性問題,但是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在電機等核心技術方面已走在行業前頭。
2010年,野馬純電動公交車已駛上成都、大連等大中城市街頭。今年4月,投資30多億元的川汽綿陽新能源汽車基地項目動工,這是四川汽車產業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項目于2013年建成后,將形成年產12萬輛乘用車的生產能力,提供就業崗位4000余個,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將成為綿陽汽車產業鏈條中的重要一極。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四川日報
作者:鄒俊川 李曉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839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