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昊、梁秋夢
“不給用戶添麻煩。”日前,在愛馳汽車舉辦的媒體交流活動中,愛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付強多次強調這句話。接觸造車新勢力這么久,這或許是我聽到的最簡單易記的自我標榜了。
在消費者眼里,愛馳卻是眾多新勢力中不那么容易被記住的一家。論聲量,它不及蔚來;論融資,它不比威馬;論創始人知名度,它又不及賈躍亭的FF。
不過,盡管其他新勢力已經紛紛交付并接受市場考驗,在趕末班車的愛馳汽車似乎還沒有步伐慌張。2年時間完成制造基地的建設、人才引進、產品技術的研發、再到三輪融資、新車亮相、成立歐洲銷售公司,現在的愛馳,只差U5上市這一步。
值得玩味的是,在關于電動車的“麻煩事”還在接踵而來的今天,愛馳喊出“不給用戶添麻煩”,多少有點愚公移山的意思。付強自己也說,他要讓愛馳成為“電動時代最具創造功力的破局者”。
目標很遠大,卻也道阻且長。車和家創始人兼CEO李想就曾表示,造車新勢力的融資窗口期剩余時間不會超過一年,在一年內會有大批企業淘汰出局,90%的投資人都會損失慘重。
愛馳能否活過淘汰期并守住最初的夢想,我們無從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比起關心新勢力的命運,消費者更關注的是,他們的產品是否真的“靠譜”,而這也是場媒體交流會舉辦的由頭。通過付強以及其他幾位核心人物的介紹,我們更加詳細地了解了,愛馳如何把“不給用戶添麻煩”的想法落地。
喚醒“用戶”工程師
“有時會覺得這一代用戶越來越懶了,其實是用戶需求被更多的應用場景所滿足,但是這中間肯定還會有遺漏,還會有很多的痛點。” 愛馳汽車執行副總裁蔡建軍開門見山。
蔡建軍認為,既要提供真正不給用戶添麻煩的產品和服務,最好的辦法就是要破解用戶的痛點,體現到制造環節上,就是讓用戶的需求走在制造前面。
“愛馳有個CEO計劃,內容就是U5產品形成過程當中每個節點,都會讓產品體驗官CEO參與。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很多點子是來自客戶的靈感。”蔡建軍補充。在他看來,汽車品牌和用戶之間的關系需要重新構建,包括產品的思維、價值鏈的思維、用戶的思維等都要重新的構建。
根據愛馳這一理念,愛馳將產品打造得更加開放,且不斷做留白和減法。沒有解決方案的可以由用戶來完成,一個客戶的解決方案也可以用于其他的客戶。這樣的創意,在U5上有多處體現。
據悉,在今年6月11日的亞洲消費電子展(CES)上,愛馳將系統性地展示用戶深度參與的AI領域成果。
在前端,用戶可以參與產品的制造和研發過程,而到了維修體驗的階段,愛馳同樣采用非傳統的模式。“從產品到服務我們都要做到用戶深度參與。除了產品端、服務端,其他的都可以以次類推,這就是我們的底層邏輯。”蔡建軍說。
愛馳期望以用戶深度的參與,來組成一個100%完美的產品體驗。當汽車逐步傾向于讓消費者按照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習慣來接觸、購買和使用的時候,愛馳都希望產品能跟上這一趨勢,甚至超過這一趨勢。
與目前造車新勢力或定位高端或定位平民不同,對于品牌的定位,愛馳還有些許遲疑和迷茫。但關于公司的定位,愛馳十分明確,它將是一家用戶深度參與的智能出行服務公司。
然而,“讓用戶參與整車開發和設計全過程”已經成為眾多車企的剛需賣點,愛馳要如何做出“差異化壁壘”,這還是一個尚待解答的問題。
遵從智能車的底層邏輯
“過去的作業模式很多都不算智能車的作業模式,只有特斯拉和蔚來,這兩家服務消費者的底層邏輯是正確的。”
在付強看來,現在市場上很少有依據底層邏輯來制造的智能車。在這一點上,愛馳汽車將跟特斯拉與蔚來保持一致,也就是不僅僅把目光聚焦在產品智能化,而是圍繞用戶的第一性原則,構建一個智能化的用車生態。
在構建智能化生態之外,付強還表示,讓AI賦能全產業鏈,也是他們的一個愿景。
現在愛馳的人工智能團隊是愛馳內部博士數量最多的團隊,這個團隊除了做語音手勢、人臉識別、自動駕駛這些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發之外,也在思考如何推進用人工智能去打通整個產業鏈,讓AI改變整個汽車產業。
對于汽車行業來說,如果這個愿景真的實現,也許會成為未來趨勢的重要轉折點。
“其實我們的生產方式也是一個很大的賣點,但是客戶并不理解這一個賣點。”付強半開玩笑。過去,物理現實工廠的作業跟數字虛擬的工廠的作業是串聯合作,是一段一段接著干的接力賽。而愛馳現在已經做到部分并聯作業,這大大縮短了愛馳的開發周期和同步工程。
目前,愛馳汽車位于上海的嘉定技術中心技術、常熟的電池包工廠都已經全面運轉,上饒的超級智慧工廠也已經全線貫通。基于全球化標準打造的智能電動構架MAS,將攜其首款車型U5在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投放市場。
針對消費者對安全性的考慮,愛馳汽車獨創叻干濕分離“三明治”電池包結構,在電池模組和冷卻板中間增加了一層隔離板,從而使電池模組與冷卻板各自密封、互相獨立,可防止冷卻液漏入電池包內部。不過,這一技術能否真正確保電動車的安全,還需待量產車上車交給市場檢驗。
除了主動安全,愛馳還與信大捷安、騰訊科恩構建了網絡信息安全體系,為用戶提供高級別安全。
消除渠道上的價值浪費
在完善了工廠建設、產品導入、品牌傳播后,渠道環節的梳理也是愛馳下一步布局的重點。
“我們要以不給用戶添麻煩的原則來創新渠道。”在談到渠道時,付強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原則。
也許是因為幾個核心人物在進入愛馳之前都做過大量市場相關工作,他們對渠道的管理表現得更成竹在胸。
在他們看來,傳統車企的整個業務流程邏輯是串聯式的,除了經銷商還會有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支持及各種服務。這個流程中生產企業、經銷商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常常不對稱,這個規則與現在消費者對產品全流程的深度參與需求相背離。
“比如為了維修保養專門設置的檢測儀其實是雞肋,又比如添加神秘配方的機油也是利用了與消費者間的信息不對稱。”付強毫無諱言。
他們認為消除不合理的辦法,就是從用戶出發,把服務“切成片”來賣,從而讓用戶收益。
“按照這一邏輯,在服務渠道層面,我們將通過互聯網、物聯網、銷服分離、線上線下結合等方式,實現最大限度運用現有的存量資產,同時將不創造價值的部分(包括經銷商庫存、維修設備等)全部消化掉,消除不創造價值的中間環節。”付強解釋。
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愛馳發布了全新用戶戰略——“7921用戶伙伴計劃”,在愛馳汽車“7921”品牌體驗中心里面,包含有產品的展示、品牌的故事和用戶的互動。不管是哪個版塊,愛馳都將以不復雜的形式呈現“不給合作伙伴、用戶添麻煩”的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歐洲市場,愛馳汽車面向客戶端的渠道也已經基本搭建完成。和國內渠道的創立一樣,其在歐洲市場的渠道建設依然會以“不給用戶添麻煩”為原則。按照規劃的時間,愛馳U5在國內上市之后,在法蘭克福車展期間,其將正式進入歐洲市場。
“過去我們做傳統市場,體會太多了。我們決心不再讓消費者吃虧。”兩位曾經的營銷經理人都信誓旦旦。
但即便如此信誓旦旦,我們還是有疑問點,如果要保證信息完全對稱、以及中間環節沒有價值消耗,那么相比尋找投資人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是不是自建渠道才能更加保證他們的初衷不走樣?
來源:汽車產經網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1581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產經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