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曾說:做沒做過的事情叫成長,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叫改變,做不敢做的事情叫突破。
“都2019年了中旬了,新能源補貼都退坡了,才想著布局新能源啟辰,似乎晚的好像不止一點點啊?”“啟辰終于開始弄新能源了,再不弄就要淘汰了。”這可能是我在參加東風啟辰EV雙車預售暨啟辰D60EV下線儀式聽見最多的兩種聲音。
我不敢說啟辰這個剛從東風日產獨立,成立不到2年的新企業,能否在這個新能源割據混戰的2019成功突圍,但東風啟辰既然能成為第一個從合資品牌獨立出來的品牌,那么想要在新能源領域能擁有自己的領地,也未嘗沒有可能。
你可能會說,啟辰再厲害,不過也只是東風啟辰,雖說是背靠著東風依賴著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技術,但似乎好像一直沒有“爆款”,沒有一款車說讓人提起來就想起來啟辰,或者提起啟辰就能想起來的某款車。
我不知道啟辰D60EV是否會成為這個例外,但是啟辰終于有一款能“拿”的出手的新能源汽車了,還是蠻激動的。
其實啟辰D60EV,并不算是啟辰在新能源的試水。
2014年推出的啟辰晨風與日產聆風一脈相承,啟辰晨風上市一年的總銷量接近1000輛,這個數據在2014年,也算是新能源領域的“頭部”代表,但是由于價格較高、續航里程一般,啟辰晨風在中國市場上沒能復制在聆風在國外的輝煌。
所以,當在啟辰晨風成功試水之后,東風啟辰在這個看起來很尷尬的時期推出啟辰D60EV,e30似乎也是蠻機智的。
D60EV作為東風啟辰依托國際標準打造的首款長續航合資純電家轎,在東風啟辰鄭州工廠正式下線,并與啟辰e30共同啟動全國預售,啟辰D60EV補貼后預售價格14萬元-16萬元,啟辰e30預售7萬元-8萬元。
根據官方表示,相比燃油版車型啟辰D60 EV除了在長度和高度上有增加,還配備啟辰智聯系統3.0,D60 EVNEDC綜合續航481km,百公里電耗12.89kWh,新車將于今年9月初正式上市。
當人們面對近500KM的工況續航里程之后,電池安全成為消費者拒絕新能源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什么說我還挺看好啟辰D60 EV,因為在這之前,啟辰晨風似乎從未出現過與電池有關的安全問題。
而且重點,啟辰D60EV它匹配的是寧德時代最新電池產品,整包能量密度超過170wh/kg,其電池智能溫控系統可根據周邊環境自適應調節電池溫度,可實現零下25℃~50℃無憂用車,所以終于在夏季高溫時使用電動車,終于不用擔心汽車的電池會像手機一樣“高溫”爆炸、自動死機了。
除了電池使用安全,啟辰D60EV它還搭載法雷奧西門子電機電控與博世RBS高效能量回收系統,匹配車輛VCM系統優化,在確保駕控性能的同時,可實現23%的能量回收率。
如果說啟辰晨風是東風啟辰向電動汽車時代遞交的一份入門申請書,那么這一次,東風啟辰是要闊步進入跑道了。對年輕的東風啟辰來說,啟辰D60EV的下線這是其成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時刻。
據現場了解,繼啟辰D60 EV和啟辰e30上市后,今年底啟辰T60EV也將面世。這三款EV將與東風啟辰其他車型一起,助推東風有限中期事業計劃和綠色2022計劃落地。
但三款電動車只是啟辰布局電時代的其中一步,東風啟辰更希望能重新定義未來智能出行新方式,這個年輕的企業一直在致力于還在謀求更長遠發展。
比如啟辰D60EV通過搭載啟辰智聯3.0系統與啟辰EV車聯網來實現智能充電導航與控制。畢竟在續航里程、電池安全之后,充電也是影響消費者電動車購買的一大因素。
但,啟辰確實是我見過的第一款揚言要兼容市場上超過95%的公共充電樁的車企,甚至未來還可以遠程分享私家充電樁。
一如馬磊在上海車展的現場說的:“今年是啟辰電動車的大年,充電服務是最關鍵的,每款電動車都有開發的專屬智能系統,也跟充電服務供應商有合作,啟辰將會給客戶提供即插即充的充電服務,不用下載任何app,不用充電卡,把客戶的體驗流暢地打通,跟攜程一些出行的公司合作,讓大家的出行更加順暢。”
關于e30,在現場見的時候,對于我而言,我并不是很喜歡它的造型。至少第一、二、三眼,我并沒有為它的顏值動心。
但這并不妨礙它是優秀的,對于純電動車來說,汽車其實越輕越好,汽車越輕能耗越低,e30在這里做到了極致。啟辰e30實現電機、電機控制器、高壓配電盒三者高度集成,整備重量只有921kg、百公里電耗低至10.8kWh,高效永磁同步電機輸出效率高達96.7%,加速響應快、輸出順暢。
但可能就是為了追求“輕”輪轂才14寸,作為高1515的小型純電動車,整體外觀看起來,顯得巨小氣,與整個車型骨架并不是很大,就像是170的姑娘,只有35碼的鞋。
但,這只是個人看法,有些消費者就是喜歡“小巧”玲瓏型的。相比于e30的銷量,我更加擔心的是啟辰能否突圍成功。
雖說,早在2017年,東風啟辰就開啟了二次創業進入啟辰的2.0時代,但,啟辰還是太過于年輕了,一路走來都像是“拾人牙慧”,它的“老東家”的頭銜似乎一直縈繞在啟辰的頭上。
適當的“借力”,確實會讓一個新的企業少走很多彎路,“啟辰模式”作為合資品牌內誕生的中國本土品牌也的確是一種創新。但在汽車領域,“借力”太久就會影響自己品牌形象,同時也束縛自己的發展空間。
但慶幸的是啟辰它并沒來一昧依賴東風日產的名號,這些年也在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也在學著扔掉拐杖顫顫巍巍的自己站起來。
啟辰雖說得益于“雷諾-日產-三菱”及東風體系的大聯盟平臺優勢,但東風啟辰并不是簡單采取 “拿來主義”,而是在適應中國市場的過程中不斷調整創新。
東風啟辰在原有價值鏈體系中,構建出一套專屬于啟辰的造車高標準,開始擁有了自己的體系;其次,它與東風日產其實是有區隔,有自己的用戶層次,與東風日產對應的是不同的兩個市場,技術有區別,平臺也有區別;再者,東風啟辰它很年輕,它不僅刻苦,學習能力更是一級棒。
雖說,從2018年開始,整個車市的環境的壓力就很大,對于很多自主品牌來說活下來就不錯了,更別提什么逆境突圍。
但,世界上很事并不是有希望了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希望。
所以,在如此艱難的時刻,啟辰還在想著布局新能源、只能出行領域,其實就說明了這個企業其實是有著自己的“時區”的,他們的努力每一步都很理性,也很科學。
啟辰從2010年9月品牌建立到2012年3月,僅僅18個月,便完成了全價值鏈體系力的建設;2012年4月到2013年9月,啟辰便完成10萬輛的銷售目標;2017年“獨立”之后,它又以終端銷量14.3萬輛和同比增長22.7%收官。
所說在2018年,因為種種原因,其銷量下降至13.4萬輛,但在2019年上半年,東風啟辰在沒有EV車型的前提下,但憑著啟辰D60、啟辰T70和啟辰T90等幾款核心車型,終端銷售為6萬輛,也算是處于中上水平。
世界上有許多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不乏不安于現狀,卻又沒有勇氣改變的人。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真的不知道自己會成長到什么地步。
我一直相信著“亂世之下,必有勇夫”,“大力之下出奇跡”,東風啟辰自出生起,就被它的母公司,它的合作伙伴寄予了厚望。作為一個剛出生的年輕團隊,有時候壓力大些,必須自己去變革的時候,“硬著頭皮上”沒準也能闖出一片天。
我一直都覺得,東風啟辰就某種程度上就是早些年中國很多車企的一個縮影,早些年的中國很多領域,雖說不是中國創造,但是要論“整合”優化,或者“微創新”我還沒有聽說有比中國更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比如QQ、比如移動支付。
最起碼,就從品牌發展歷程上看,我們甚至很難再找到第二家能與東風啟辰類似發展路徑的汽車品牌。從這個角度上講,“東風啟辰模式”也算是一個創舉
但2歲的東風啟辰更加有自己的“節奏”,它看準了國內車聯網技術迅猛發展的機遇,打出強有力的“啟辰智能生活圈”;通過與高德、科大訊飛等國內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將啟辰的車聯網迅速快速迭代升級到3.0模式。
雖說目前東風啟辰相比于東風日產而言,它的體量尚不夠強大,體系也不夠強壯,但東風啟辰除了布局新能源、電動化、智能化領域,在營銷方面已經開始嘗試改變。
2019年,東風啟辰將從自身品牌調性及標簽形象出發,與最強大腦、2019FIBA男籃世界杯及中國男籃國家隊等大IP建立戰略合作,借助IP的影響力和資源優勢,通過線上線下的借勢植入傳播,傳遞啟辰品牌“優秀大腦”及“強健體魄”的品牌利益,進一步深化“高品質”和“強智聯”的標簽形象。
如果說在9年前的啟辰D50身上,我們還能看到同時期合資車型的影子,那么如今的東風啟辰,已經是一個從身份到品牌基因完全獨立的中國品牌。
所以,對于現在的東風啟辰而言,相較身份上的獨立,啟辰品牌形象的獨立和明晰,成為“自主主流市場的高價值商品提供者”更有現實意義。
當所有車企開始打起了情懷牌,都在不斷強化屬于自己的品牌人設與性格,或許“親民不高冷,自主價格合資品質”,也能成為東風啟辰一張王牌。
不論結局,我對東風啟辰還是抱有相當大的期待。它繼承合資公司的技術和產品體系,但是在價格上比合資品牌卻更有親和力,啟辰相比于那些產品力不強的自主品牌,還是極具有具競爭力的。
或許,啟辰D60EV出現的不是電動汽車的最好時機,但它也并不一定是最壞的時機。
2019年,作為新能源混戰的一年,已經有很大一部分那些造車新勢力已經開始湮滅,囿于資本或技術,它們無法實現量產,甚至連其PPT都不再發聲。
面對造車新勢力這一波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操作,傳統汽車制造新能源似乎被賦予了更多的希望,但我還是希望啟辰不要讓“承襲雷諾-日產-三菱聯盟造車工藝,共享其全球供應商體系”成為一句口號。
而是要真的拼盡所學去繼承、沿襲日產汽車所擁有的72年電動技術研發歷史,以及日產汽車享譽全球的聆風電動汽車背后40萬車主、累計100多億公里、而電池卻零事件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底蘊。
唯有這樣,才能面對那些動輒百年的車企,面對那些早已布局、甚至占領了半數以上市場份額的新能源車企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才能在新能源賽道上尋找到自己的啟明星。
來源:車談會
作者:鄒心晨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5149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談會,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