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東方IC”
面對全球各地日益嚴苛的排放法案,從2015年甚至更早,各大汽車公司紛紛開始了電動化轉型之路。
大眾公開表示,未來6年內,大眾將推出20款電動汽車,為了解決電池供應,大眾已經決定自己投產電池工廠。此外,瑞典電池制造商Northvolt坦陳,大眾和寶馬為其提供了10億美元股權資金,以完成鋰電池生產廠的新一輪融資。
為了履行《巴黎協定》的承諾,戴姆勒新掌門康林松在履新前發布了戴姆勒“2039愿景”戰略,到2039年戴姆勒乘用車的所有新車型將實現向碳中和汽車產品轉型。為確保“2039愿景”最終目標的達成,戴姆勒也制定了階段行動計劃:到2022年,戴姆勒位于歐洲的工廠將實現碳中和;到2030年,戴姆勒旗下的電動汽車銷量將占到集團總銷量的一半以上。
在德國內卡蘇姆舉行的第130屆年度股東大會上,奧迪宣布了戰略重組計劃,并公布了該品牌的碳中和計劃。
一個月前,科魯格在卸任之際發布了加快電動產品的擴張計劃,將在2023年以前實現25款新能源車型的布局。而這25款車型中有一半將是純電動車。最晚到2021年,新車中電動車型占比將達到30%。值得一提的是,這比原計劃于2025年實現的目標提前了兩年。
不得不說,電動化在歐洲與中國已形成共識,而對于豐田這家以氫燃料燃料電池為終極能源目標、長期致力于混動研發的,全球第二大汽車生產商來說,這樣的共識就像是銅墻鐵壁。
值得注意的是,從今年開始豐田開始加速,試圖打破這張看不見的網。
2019年4月3日下午,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正式宣布,將免費開放混合動力車等電動車相關技術的技術專利,共計23740項。涉及技術涵蓋由發動機、電源轉換器和電池組成的混合動力系統。
此次涉及的專利包括豐田經過20年以上研發HEV積累的電機、電控、系統控制等約23740項電動化技術。其中,電機約2590項,電控(PCU)約2020項,系統控制約7550項,發動機?變速驅動橋約1320項,充電設備約2200項,燃料電池相關約8060項。豐田將這些技術無償提供的期限設定到2030年底。
一直以來,豐田在混動技術上基本處于壟斷地位,甚至在汽車行業里有這樣一句話來形容,世界上有兩種混動,一種是豐田,一種是其他。開放專利技術豐田怕是想把世界上的混動變為一種。
1997年,豐田發售了第一代混合動力汽車普銳斯,在上市階段時逢美國環保理念的萌發期,普銳斯一炮而紅享譽全球。
而后將技術引用到轎車、休旅車等多種車型,目前該系統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國內包括卡羅拉雙擎、凱美瑞、雷克薩斯旗下產品都有配備,出色的燃油經濟性以及可靠性,深受消費者好評。
目前,豐田混合動力汽車全球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300萬輛,從市場規模來看,豐田在混合動力領域占有絕對性的優勢。也正是這樣的壟斷地位,招致全球汽車廠商甚至政府的共同抵觸。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很大程度上是由政策扶植而來,從補貼政策來看,有增程式車型、有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有純電動車型,豐田最引以為傲的油電混動卻別“圈”在外。真的不能帶你一起玩。
相似的情況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不得不承認,豐田的混動是在夾縫中生存的產業。在新能源的計劃上,豐田一直是氫燃料電池的擁躉,認為氫燃料電池車才是“終極環保車型”,混動車型是氫燃料汽車時代到來前的過渡。
純電或是插電混動的技術路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在豐田的計劃當中,有但不重要。重壓之下,豐田開放技術壁壘,試圖把蛋糕做大,獲得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但此時的豐田發現全世界都不和自己玩了。
就在開放混動技術不到兩個星期的上海國際車展上,豐田一口氣首發了兩款量產純電動車C-HR EV與奕澤 IZOA EV。這兩款車將分別在豐田兩家在華合資公司中實現本土化生產,由此開啟豐田的電動車時代。
7月19日,寶馬集團監事會在會議上做出決定,齊普策(Mr.Oliver Zipse)將于2019年8月16日起就任寶馬集團董事長。經雙方同意,科魯格將于8月15日辭去董事長職務并退出董事會。
不少媒體猜測,換帥跟寶馬集團近兩年的發展狀況有關。在科魯格任內,寶馬集團的發展勢頭逐漸減弱。在該集團成立100周年之際,銷量低于梅賽德斯-奔馳。另外,在電動化之路上的懈怠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寶馬可以說在電動化上是起了大早,趕個晚集。
那么豐田又能否成為砌墻的磚頭后來居上呢?
為了幫助日本追趕歐洲及中國進入零排放汽車時代的步伐。日本于6月3日發布了新的排放標準,要求規定的企業出售的汽車平均燃油經濟性需達到每升汽油25.4公里,對比2016年的表現來看提升了32%。
6月7日,豐田汽車執行副社長寺師茂樹表示:“現階段純電動汽車迅猛增長的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豐田在2017年的預測,并且宣布豐田汽車將全面調整原先的電動車戰略規劃,原先在2030年實現年銷售550萬輛電動車的計劃將提前5年,在2025年達成上述銷量任務。其中純電動汽車的銷量將占到100萬輛。”
至此,豐田在電動化之路上開始全面提速。
7月初,首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南博鰲召開,中國向全世界宣告了未來的新能源發展方向,表達了要加快破除新能源汽車大規模普及的市場障礙之決心,號召各國政府應協同營造更適合“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化”融合發展的政策環境,倡導更為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其后,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豐田與中國公司連發三份合作協議。
2019年7月17日,寧德時代和豐田在新能源汽車(NEV)動力電池的穩定供給和發展進化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雙方在電池的新技術開發、以及電池回收再利用等多個領域開始進行廣泛探討。通過此次合作,雙方將結合寧德時代在電池開發、供給方面的實力,以及豐田在電動車、電池研發方面的技術實力,致力于開發更具吸引力的電動車產品,推進電動車的普及。
兩天后,2019年7月19日,比亞迪與豐田簽訂合約,共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以及上述產品等所需的動力電池。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于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
雙方認為,為了減緩全球變暖,減少CO2排放,以進一步普及純電動車為目標,有必要超越競爭關系的束縛,尋求共同發展,因此在純電動車型共同開發方面達成了合作。
一個星期后,2019年7月25日,豐田與滴滴出行對于在中國深化移動出行服務領域的合作達成協議。為進一步強化兩家公司的合作關系,豐田、滴滴將與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開展面向網約車司機的車輛相關服務。此外,豐田將向滴滴及上述合資公司投資,投資額共計6億美元。
豐田負責“智能互聯”的副社長友山茂樹表示:“很高興與中國領先的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滴滴一起,進一步加強對于豐田智能互聯服務及下一代純電動車的應用,從而強化合作關系。今后將與滴滴一起,開發受中國消費者歡迎且安全安心的移動出行服務。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豐田在中國市場拿下了與最優先的新能源整車制造、新能源電池制造、互聯網出行三大公司的合作協議,豐田在新能源汽車(NEV)上轉型的決心不言而喻。
在這場面向未來的汽車生死變局中,疾馳而行的豐田能否再回全球之巔?
來源:BusinessCars
作者:黃山
本文地址:http://www.155ck.com/news/pinglun/95785
以上內容轉載自BusinessCars,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